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吳曉靈:中國金融業勿過度依賴高杠桿

  • 發佈時間:2015-05-25 07:31: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孫奇茹  責任編輯:王斌

  5月23日、24日,201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新常態、新金融”在清華大學舉行,知名學者與業界領袖就“經濟新常態”下的全球金融業機遇和挑戰各抒己見。“目前國內金融業的杠桿率過高,在此情況下加大銀行信貸投放是飲鴆止渴的不智行為。”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論壇上的言論引發業界關注。

  吳曉靈解釋,銀行不能總是要央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還需提高金融配置效率。中國民間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的非法集資,説明中國不缺錢,缺的是合法的渠道讓資金投到實體經濟上去。“市場經濟的不完善,銀行治理結構和經營機制的不健全,以及服務意識欠缺,使得中國信貸資源配置效率不高,而直接融資的不發達更是阻礙了投資者與融資者的連接渠道,於是出現了中國資金多又融資難融資貴的局面。”吳曉靈認為,在經濟新常態下,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是應對挑戰的重要措施,是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同時,在間接融資市場上,當前的重點應該是大力發展場外市場,特別是新三板和區域股權市場,以及券商櫃檯市場。

  對於目前金融業過高的杠桿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王兆星也在論壇現場提出,不能將杠桿率“神化”。

  王兆星分析,對於一個剛剛畢業、剛剛就業的大學生和剛剛結婚的年輕夫婦而言,他們非常期待有一幢自己的住房,但是他們沒有足夠的積蓄,如果能有一筆最初的首付,通過未來的收入以及把房子作為質押,就可以從銀行貸款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提前獲得這幢房子,擁有這幢房子的居住權、使用權和所有權,這就是杠桿的作用。

  然而,讓人們能夠“預支未來”的金融杠桿是把雙刃劍。“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是高杠桿惹的禍。國家、企業、銀行、個人高負債、高杠桿,最後形成了金融危機。危機之後開始了去杠桿進程,結果是經濟萎縮衰退、復蘇放慢。”王兆星提醒。

  美國鵬睿金融集團大中華區主席、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及常務副部長法蘭克·紐曼提供了兩組數據對比:美國金融資産是美國GDP的11倍,中國是2倍;中國銀行業所持有的資産佔全部社會金融資産的70%,而美國銀行所持有的資産僅僅佔全部社會金融資産的8%。兩者之間的巨大差異,反映出銀行業持有資産仍佔據較大的“壟斷”地位,在網際網路金融逐漸滲透的當下,銀行業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金融業,亟待轉型與變革。

  在週末的論壇上,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文海興只是申明瞭監管原則,“監管機構的首要任務在劃好業務紅線的同時,也要為業務創新預留空間。政府監管、行業治理、市場約束應保持動態平衡,不可偏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