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專家建言城市建設不能“丟掉”人文生態

  • 發佈時間:2014-11-05 01:30:5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高蕾  責任編輯:王斌

  “在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如何避免城市建築的貪大媚洋現象,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融入現代元素的同時,保護弘揚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成為近日在北京召開的“倫理視域下的城市發展”——北京建築文化研究基地2014年學術年會上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李建平認為,當代中國城市化發展的進程引人矚目,但是特大城市的問題也十分突出,面對這些問題既要關注環境生態文明的建設,同時更要關注人文生態,文化資源的保護。這方面,中國倫理學會會長、清華大學萬俊人教授有同感,他建言,現代化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大城市病”問題,需要包括倫理學在內的社會科學領域去反思和研究;城市建設要融合本地人文,不能同質化,“我們既要建設‘看的見’的城市,又要塑造‘看不見’的城市。”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師朱起鵬,以北京宏恩觀為例,提出了城市文化遺産保護、更新和發展的新思路。來自歐洲建築學會的設計師米蘭·斯塔沃克介紹了布拉格——這座有著濃郁人文魅力城市的傳統開放空間。北建大秦紅嶺教授用典型案例,闡述了建築倫理學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美好的城市應該是以人為本的、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延續歷史文脈的城市。”北建大高春花教授在大會總結中説。

  研討會由中國倫理學會、北京倫理學會主辦,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建築文化研究基地、文法學院承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