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世行副行長:中國改革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信心

  • 發佈時間:2014-10-22 15:27: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韓潔、蔣旭峰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改革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信心”——APEC財長會陳情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英卓華

  儘管話語間透露著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失望,但談及亞太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中國經濟的轉型改革,來華出席2014年APEC財長會的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英卓華眼前一亮:“今年財政會恰逢在中國舉行,中國正在推進的深入改革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信心。”

  22日在北京開幕的第21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財長會上,英卓華就全球經濟形勢發表演講,並在會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2014年可能成為全球經濟令人失望的一年。”她的演講開場白道出了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

  世界銀行最新將今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下調至2.6%。在英卓華看來,過去三年,世界經濟預測遭遇頻繁調整,顯示出系統性的對全球局勢估計不足和政策響應力度不足。

  除了發達國家復蘇緩慢,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也體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英卓華説,自危機爆發以來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速度一直在放慢,局部有所改善同時也出現新的脆弱點。

  英卓華梳理了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三大風險。

  首先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全球對歐元區和新興經濟體包括中國增速放慢的擔憂日益增大,美元持強,石油市場供應充足,農作物豐收在望,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很多大宗商品價格自夏季以來的下跌趨勢,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國的日子更加難過。世界銀行能源價格指數在上半年基本保持穩定之後,三季度下降約6%。

  其次,埃博拉疫情的蔓延加劇全球經濟脆弱性。英卓華説,如果病毒在三個疫情最嚴重的西非國家繼續蔓延並擴散到周邊國家,到2015年年底,兩年內對該地區的經濟影響有可能達到326億美元,這將對已經脆弱不堪的國家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此外,中東、烏克蘭等地區的政局動蕩也成經濟隱患。

  不過,在看到全球經濟復蘇日趨脆弱的同時,英卓華仍肯定了亞太區域的經濟發展,是全球經濟增長中的一抹亮色。

  “發展中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仍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亞太經合組織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預計將佔世界增長的三分之一。”她給出了數據説明。

  英卓華在北京期間,恰逢國家統計局發佈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形勢報道。對於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下滑至7.3%,英卓華認為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增長勢頭的轉變。”

  “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所謂的‘新常態’,中國的增長模式正在從以往過度依賴投資向依靠消費和提高生産力支撐的新增長模式轉變。”英卓華説,在增長模式轉變過程中,短期內會帶來經濟增速的放緩。

  英卓華説,世界銀行最近將中國經濟今年增長預期從此前的7.6%下調至7.4%。她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換擋,意味著中國將以另一種模式更加健康、可持續的前行。不過,要將增長驅動力轉換成國內消費,需要中國在土地、資本和人力資源上更深入的改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