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學者:央行全面降息可能性很小

  • 發佈時間:2014-10-21 08:14:0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央行全面降息可能性很小”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譚小芬認為,房地産信貸持續快增長存在問題

  “青年經濟學人”評選系列報道之二十

  1978年生,2001年和2004年,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和金融學碩士學位;2007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經濟專業)經濟學博士學位。2012年-201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現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國際金融係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貨幣政策和國際金融。

  核心觀點

  現在人民幣匯率實際上已經基本接近均衡水準,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礎,反而雙向波動的可能性在加大。

  房地産投資在總投資中的比重高達25%,房地産投資的波動對投資總額和整個經濟增長都會帶來非常顯著的影響。我們應該儘快擺脫過度依賴房地産業的現狀。

  央行全面降息可能性很小。如果中國經濟真的往下走,央行有可能會降息。

  人民幣匯率已接近均衡水準

  新京報:9月外貿運作數據顯示,貿易順差有所縮減。10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德國已經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盈餘國。中國貿易順差慢慢降下來,跟人民幣升值有關係嗎?

  譚小芬:中國貿易順差降下來有幾個原因,人民幣升值肯定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因為人民幣匯率實際有效匯率到現在升了36%,這個升值幅度還是比較大。

  另外,中國很多産品在發達市場的份額在2008年已經達到天花板,即在別的國家市場份額達到一定的比例後很難在繼續擴大。市場份額達到天花板之後,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不是特別好,即使份額保持不變,但需求小了,總量也會變小。

  此外,國內的生産成本包括水電、勞動力、銀行貸款利率等都在上升,盈利的空間變小。加上人民幣升值,外部需求下降,所以出口沒有像過去增長那麼快。

  新京報:但IMF認為人民幣仍然被低估了5%到10%。

  譚小芬:實際上,現在人民幣還真不一定被低估,現在人民幣匯率實際上已經基本接近均衡水準,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礎,反而雙向波動的可能性在加大。最近有研究員認為人民幣貶值的因素要超過升值的因素。

  新京報:為什麼現在人民幣匯率沒有大幅升值的基礎?

  譚小芬:從外部的環境看,人民幣盯美元,美元對其他貨幣在升值,就意味著人民幣對其他貨幣也在升值。所以人民幣即使不動,對其他貨幣也在升值。

  現在的貿易順差沒那麼大,再繼續升值的話,出口還是會往下降。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要小看這個因素。

  90年代的時候,所有的國家都在盯住美元,美元升值它們的貨幣也升值,開始這些國家認為美元升值趨勢應該在1-2年內就會結束,而實際上,1994年-2001年美元出現很長時間的升值趨勢。

  這一輪美元升值的週期也會比較長。如果人民幣還是盯著美元的話,相當於對其他貨幣的有效匯率升得更多,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民幣對美元應該貶值。

  還有國內的因素。一方面,出口在往下降,進口在往上升,實際上我們需要進口的東西特別多,服務業和大宗商品的進口越來越多。中國的一般貿易進口占進口總額的比例從2007年的45%飆升至2012年的近60%。在日益壯大的中産階級的支撐下,中國對旅遊、教育、醫療保健等外國服務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另一方面,國際收支,不能僅僅只看貿易,還得看投資。我國引進外資基本就穩定在1千億美元左右。但是中國對外的投資越來越多,增長非常快。

  所以出口下來了,進口上去了,境外投資在增加,國際收支的順差就會下來。如果光看市場因素的話,人民幣是有貶值壓力的。但是因為央行有很大的外匯儲備,可以通過政策對衝的手段進行干預,讓人民幣不貶值,保持穩定。

  應儘快擺脫過度依賴房地産業現狀

  新京報:你的研究領域裏還有一項是對美國和歐洲房地産週期的研究。

  譚小芬:對。2006年,當時還在社科院。當時中國房地産房價漲得比較厲害,出現比較明顯的泡沫。所以當時就研究美國和歐洲的房地産市場,想從中得到一些啟示。當時重點跟蹤了美國的房地産市場,對房地産市場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感觸比較深。後來去理解美國的次貸危機為什麼那麼嚴重,因為它的源頭是房地産。

  房地産跟宏觀經濟有兩個方面的聯繫。第一是實體經濟,比如説中國,房地産聯繫著建材、鋼材、水泥、裝修等大概60多個行業,跟實體經濟的關係非常強。第二是金融,因為大部分貸款都是以房地産作為抵押。美國的房地産還有很多的衍生産品,所以它對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影響非常大。

  新京報:2006年對美國房地産市場週期的研究,如今來看,對中國房地産市場有無借鑒意義?

  譚小芬:美國的房地産投資佔整個投資最高才10%,房地産投資並不高,但中國的房地産投資佔到整個投資的20%-30%,這個非常高。而且我們的房地産抵押貸款增長得也比較快,信貸持續增長那麼快是有問題的。

  所以啟示是,第一,房地産市場因為連著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所以對於房地産市場的控制,不能直接控制房價(國外不會直接控制房價),可以控制金融機構的信貸,可以進行順週期性的監管。所以對房地産市場信貸怎麼進行監管非常重要。歐洲央行在2005年、2006年的時候就非常關注房地産信貸的增長。

  第二房地産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要特別重視。在中國,房地産行業已經成為經濟的重要支柱,房地産投資在總投資中的比重高達25%,房地産投資的波動對投資總額和整個經濟增長都會帶來非常顯著的影響。而且,房地産行業大量資金來源於銀行體系,開發商從銀行貸款、買房者從銀行貸款,風險也不容忽視。縱觀歷史,從日本的資産價格泡沫破裂到東亞金融危機,再到美國次貸危機,無不與房地産有關。我們應該以此為鑒,儘快擺脫過度依賴房地産業的現狀。

  房貸7折優惠可能性很小

  新京報:近期央行新規:首套房首付比例30%,貸款利率下限是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對擁有一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商品房,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你怎麼看這次央行和銀監會鬆綁樓市限貸?

  譚小芬:今年可以看到經濟下行的趨勢比較明顯,政府反腐的力度比較大,所以實體經濟如果下來了,一定要有另外的領域發展起來讓大家覺得不會特別糟糕。

  現在北上廣一線城市還可以,房價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基礎。但是像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價格下跌風險較大。

  中國房地産市場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對於房地産,我覺得現在政府是比較矛盾的。一方面,害怕它漲,老百姓會怨聲載道;另外一方面,又害怕它跌。一跌的話,銀行體系、地方融資平臺都會出問題。

  但是房價不可能不動。我覺得政府還是希望穩定住房價,又有一點點上漲。所以看到房地産價格往下跌了,就刺激一下,但是這個刺激實際上還是局部的。因為現在貸款利率掌握在銀行手上,貸款利率市場化,貸款利率下限是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我覺得可能性很小。

  目前,商業銀行1年期以上的貸款基準利率為6%左右,7折就是4.2%。眼下銀行理財産品,一年的收益也能達到5%-6%,這比貸款利率7折後的4.2%反倒高。也就是説,執行7折利率銀行很可能要賠錢。所以這次央行只是這麼規定,但是商業銀行在力度上會減弱很多。

  新京報: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房貸新政已經算是定向降息了。現在市場比較關心的是央行會不會全面降息?

  譚小芬:我覺得央行全面降息可能性很小。如果中國經濟真的要往下走,央行有可能會降息,但是現在有幾個因素制約降息。

  第一,國際上的因素,美聯儲加息只是時間問題。美國在加息,中國在降息,這個利差就大了,這個時候降息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第二,從國內的因素看,我們現在處於經濟增速的換檔期、結構調整期、前期政策消化期,在這種情況下,利率很難大幅往下調。因為利率大幅往下調的話,釋放了流動性,企業不願意轉變增長方式,結構就調整不了。所以央行肯定不會全面降息。只有確實會影響到經濟增速降到7.2%以下,央行會刺激一下。

  同題問答

  Q:對2014年的經濟、社會運作,你最大的擔憂是什麼?

  A:企業債務居高不下以及由此引起的影子銀行的風險。

  Q: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的300多項改革中,你最關注哪一項?

  A:金融改革,尤其是自貿區的金融改革,包括資本賬戶開放、人民幣跨境使用、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便利、利率市場化。

  Q:評論認為,未來兩年是上述改革推進的重要窗口期,你認為兩年內,最有希望改變現狀的一項改革是什麼?

  A:土地制度改革。雖然我不是很懂,但是我感覺,土地制度改革一旦成功,會給中國經濟帶來非常大的變化。土地流轉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影響經濟,一是農業有保障;二是勞動力轉移,會帶來人口紅利;第三,土地流轉過程中,金融和其他實體企業都可以介入,會出現很大的改革紅利。

  Q:未來10年,你認為哪一個行業最具投資前景?

  A:線上教育、健康産業、基於網際網路的綜合金融服務。

  Q:怎麼看待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話題?

  A:作為當代的知識分子和年輕學者,我覺得應該讀好國內外的經典文獻,借鑒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和歷史,結合中國國情分析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政策建議和意見。

  Q:對於中國的諸多經濟學家,你最為尊敬的是哪一位?

  A:余永定老師。他是一位非常典型的知識分子。第一,學術功底紮實,在國內國際學術界的聲譽都很高。第二,視野開闊,具有大家風範,不僅專業素養高,他對哲學、文學都很有研究,英語水準一流。第三,為人低調,但是做事高調。第四,非常關照後輩青年,善於提拔年輕人。

  - 人物

  金融學教授不是“通才”

  採訪前,查看譚小芬簡歷,覺得他是一個精力很充沛的人,既有行政職務,又發表學術研究。此外還接受媒體採訪和定期發表財經評論文章。

  “媒體記者採訪時可能會問,銀行最近的資本充足率計算方法發生變化,您怎麼看?媒體覺得金融學教授應該各個方面都懂,是‘通才’,但是實際上我不研究這些領域。在高校做研究,大都做得較專,所以有些問題研究不是很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談。”在採訪中,譚小芬説。

  不過,譚小芬認為,跟蹤政策的難度不亞於學術研究。因為做政策研究需要把握好中國經濟的形勢變化和具體特點,並且運用現代經濟學金融學的理論方法進行分析,這個難度很大。由於時事熱點變化很快,需要耗費很多精力。但是寫學術文章就不一樣,因為比較專一,鑽研的時間長了,對某一領域就會越來越熟悉,發表文章反而不是那麼難了。

  “我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形勢跟蹤和政策分析,也做過一些政策解讀,但是2013年從美國訪問回來後,我就幾乎不寫財經評論文章了。在高校做研究,尤其是年輕學者更應該扎紮實實地持續積累,奠定自己的學術底蘊,這樣,寫出來的文章能夠更讓人信服,同時也避免了學術上的浮躁。”

  雖然不會專門寫財經評論文章,但是譚小芬表示也會經常關注時事,畢竟做研究也要跟實際相結合,尤其是經濟學和金融學,更需要去觀察現實,尋找經濟學的感覺。“學術研究要把理論上的分析成果轉化為政策參考,為政府和管理層決策提供參考、借鑒或者啟示。”譚小芬説,經濟學離不開它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新京報記者 梁薇薇

  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