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歐盟專家:中國投資有望成為全球增長驅動力

  • 發佈時間:2014-10-09 13:56: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出流量較上年增長1.4%的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創下1078.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2.8%,連續兩年位列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

  專家預計,照此增長趨勢,中國有望在2015年成為資本凈輸出國。未來中國海外存量資産,將不再只是美國國債,而變成更多的企業資産。考慮到中國擁有的龐大可投資額度,這種趨勢將可能重塑世界貿易格局。

  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裏克松告訴新華社記者,對外直接投資是中國向附加值鏈條上端移動的先決條件,是促進經濟取得更大成績的重要因素。歷史上無數案例證明,對外直接投資有助於國內生産總值的增長。中國正越來越多地從以大宗商品為導向的對外投資模式中走出來,這將有助於中國經濟繁榮。

  關於中國對外投資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埃裏克松説,目前,全球經濟正處於下滑通道,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儘管短期不能改變這一現狀,但從長期來看有望成為全球增長主要驅動力。

  此外,儘管2013年中國對外投資增長22.8%,但中國對歐投資下滑了15.4%,埃裏克松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歐洲經濟疲軟、復蘇乏力造成。但長期來看,中國在歐投資將會繼續上升,增長的幅度和速度取決於歐洲和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改革進程是否能讓彼此經濟更好地融合。

  統計顯示,2014年1-8月中國對歐盟投資猛增257.1%,這表明中企對歐投資依然呈現穩定上升勢頭。美國榮鼎諮詢公司的報告預計,如果歐洲維持上個十年吸引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約25%的趨勢,2020年前歐洲將從中國累計獲得2500億至5000億美元的新增對外投資。

  埃裏克松還表示,中國公司在歐投資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敗的案例。失敗的原因主要是中國企業對在西方市場投資還不熟悉,對並購交易和綠地投資操作經驗不足。

  此外,企業還應加強高層公關和遊説意識。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説,歐盟有著比較完善的遊説體系,企業可註冊成為合法的遊説者,在歐盟政策形成過程中就能合法提出自身訴求,施加影響,變被動為主動。而目前中資企業高層公關和遊説意識非常薄弱。

  這位業內人士還建議,隨著中國對歐投資額的加大,可考慮成立歐盟範圍的商會。“利用商會與歐盟接洽會形成合力,強于企業單打獨鬥,目前美國、俄羅斯、南韓、日本等均有類似機構。”

  在政策層面,中歐投資協定對於企業投資歐洲將是一大利好,目前剛剛進入文本談判階段,談成後將以歐盟層面統一投資規則代替目前各國規則不一的局面,給企業節省諸多成本,並有助於掃除企業進入歐盟後的各種隱形障礙。

  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也將擔當起中企對歐投資的催化劑角色,為企業提供更大的融資便利,解決企業在當地貸款難的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