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群舒:國企應善於探索商業新模式
- 發佈時間:2014-09-30 07: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孫業文
在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界盛行一種觀點,看一個企業是否值得投資,首先要看它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方法,對企業來説,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高度市場化領域裏最為關注的商業模式,在國企轉型和改革中卻較少提及。這當中,業內人士可以説出很多原因。比如,從功能看,國企的經營目標不只是賺錢,還要服務於國家戰略,包括維護國家安全等等。言下之意,國企不可能像民企、外企那樣,一門心思考慮怎麼賺錢。從企業內部機制看,情況就更複雜。最為關鍵的是,新商業模式的探索,存在著不少風險。有國企人士坦言,創業企業燒的是風投的錢,失敗了也不要緊;但國企投資或轉型失敗,那就有可能擔上國有資産流失的責任。此外,一些國企在行業地位和資源配置上的先天優勢,也使得它們不必像創業企業那樣反覆考慮盈利模式問題。
不過,不管國企們願不願意,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和大數據的普及,已經對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在傳統企業眼中毫無資源可言的網際網路企業,依靠移動網際網路這場技術革命,精心設計自己的商業模式,用網際網路思維整合著線下實體資源,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對傳統企業實現了包抄阻擊,並迅速做大做強。此次備受全球矚目的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就是例證之一。反觀國內坐擁大量資産的本土零售集團,其市值連阿裏的零頭都不到。
當今商業社會的競爭,已經從過去的産品競爭、機制競爭,發展為商業模式的比拼。面對商業競爭的新形勢,國企應該學習借鑒世界一流企業的經驗,積極運用大數據等各類新工具,追尋産業鏈中最具價值的部分,不斷完善自己的商業模式。若要等名不見經傳的創業者發展為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對手,再來調整商業模式,為時已晚。
實際上,但凡企業,就應不斷思考和完善商業模式。這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實現“基業長青”。本輪國企改革的亮點在於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其目的也不只是增強國資在關鍵領域控制力,同樣在於通過混合的機制釋放企業活力,倒逼企業成為更健康更有活力的市場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