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專家:美國應儘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 發佈時間:2014-09-12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劉劼 江宇娟   責任編輯:孫業文

  與一些西方觀察家認為中國經濟出現“國進民退”不同,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中文名羅迪)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活動在很多領域已經高度市場化。未來,市場力量還將繼續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私營經濟將保持快速增長。為此,美國應該儘快摒棄成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拉迪將他多年來關於市場和國家力量在中國經濟中的作用對比進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並將此濃縮在他剛剛出版的新書《國退民進》之中。10日,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他寫這本書就是想澄清外界對中國經濟的一些誤解:一些人認為中國經濟被國有企業主導,國企發展是在以私企發展為代價。他們還認為中國政府體量過大,所謂的“國家資本主義”有所抬頭。對此,拉迪説:“一些人之所以得出這些結論有時是出於他們的感覺,但是真切的數據告訴我的是另外一番景象。”

  通過調研30多年來的經濟數據,拉迪發現,中國國有經濟佔整個工業産出的比重已從1978年的接近80%下降到2011年的26%,國家對製造業的固定資産投資從2006年的20%多下降到2012年的11%,出口産業中的國有成分從1995年的接近70%下降到2014年的11%。與此同時,私營成分在這些領域所佔的比重直線上升,很多佔比已經過半。

  拉迪認為,那些關於國有銀行一直偏愛國企並對其慷慨放貸的説法有些誤導。從存量上看,2009年到2012年間,國企獲得銀行貸款佔銀行放貸總量的比重從56%下降到48%,私企獲得貸款的比重從26%上升到36%;從流量上看,這期間的新增貸款流向私企的數量是流向國企數量的1.3倍以上。

  同時,中國政府的規模和一些發達經濟體相比並不算高。以2008年為例,在中國每1000人中有30人是政府僱員,這一數據在法國為95,在美國為74,在德國為53。與中國水準相當的還有南非、日本和墨西哥。

  拉迪説,私營經濟在很多領域已經代替國有經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就業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也是中國成為世界外貿大國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拉迪相信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將履行承諾,讓更多高效率的私營企業在更多領域尤其是服務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樣才能讓中國經濟在信貸和投資增速放慢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較快的增長。

  鋻於市場和私營力量在當今中國經濟中發揮的主導作用,拉迪認為美國政府應考慮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他説,在二三十年以前把中國看作一個非市場經濟體也許是有道理的,但是今天的中國經濟大部分已經實現了市場化運作,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美國依舊以老眼光看這個問題是不合理的。

  他談到,美國之所以至今不願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也許是因為還不完全了解中國經濟的現狀,同時還想繼續在貿易領域利用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撈取一些好處。此外,利益都是需要交換的,美方可能會考慮如果要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在某些方面需要給予美方回報。

  拉迪同時指出,國有經濟在能源、金融、電信等領域的控制力依然很強,而這些領域的國企還需要提高效率和資本回報率。

  拉迪是華盛頓知名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對中國宏觀經濟、金融、房地産領域進行多年跟蹤研究。他于2003年加入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之前在布魯金斯學會擔任外交政策高級研究員。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成立於1981年,總部設在華盛頓,是無黨派的非盈利性組織,也是研究經濟議題的全球知名智庫,對美國的經濟政策制定較有影響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