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IMF官員:為何中國可以接受7%以下經濟增長目標

  • 發佈時間:2014-08-22 01:00: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劉劼  責任編輯:王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在最近對中國經濟進行的“年度體檢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在2015年及以後可以接受6.5%到7%的增長預期目標,甚至更低也是合適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副主任、中國項目部主任馬克斯·羅德勞爾近日表示,中國經濟結構正在從粗放型的高增長模式向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模式轉型,同時人口結構也在發生變化,適度溫和的增速對中國來説是合適的。

  馬克斯説:“中國不必再以某個特別具體的數字為增長目標,而應制定一個以區間為基礎的增長目標,這個區間在社會和政治上也能被接受。過去的增長模式在金融領域積累了很多問題,並造成了一些經濟過熱的問題。我們建議中國經濟以溫和適度的速度運作。”

  他同時指出,由於中國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新增勞動力人口在減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中國經濟可以接受更溫和的增速。這個速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政府需要思量這個邊界。

  2012年之前的多年裏,中國政府一直將年度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在不低於8%的水準上。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期間,“保8”被認為是維持中國經濟增長和就業及社會穩定的底線。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品質和效益、實現可持續協調發展,中國政府在2 0 1 2年3月 將 這 一 目 標 下 調 至7.5%。

  馬克斯表示,10到15年前,中國創造100萬個就業崗位需要國內生産總值(G D P)增長1.4個百分點;5到10年前,需要G D P增長1個百分點,現在則只需要G D P增長0.8個百分點。這是因為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在加大,而服務業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他強調,這對中國來説是個好消息。因此,從政府到學者和媒體都不應對中國經濟減速過於緊張。

  馬克斯認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進程喜憂參半。但是總體來説,指望中國一夜之間完成革命性的轉型既不現實,也無必要。

  “中國經濟再平衡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我們不要忘了5到7年前,中國經常賬戶順差佔G D P的比重還在10%以上,這對中國和世界經濟都造成傷害。而現在這個比重則降到了2%,內需增加了,外需減少了。同時,消費每年增長9%到10%,略高於G D P增速。經濟正在逐漸從工業經濟向服務業經濟發生結構性變化”,他説。

  但是,他指出投資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仍然偏高。目前投資在拉動G D P中所佔的比重接近50%,未來這一數字應降到30%多為宜。投資主體和結構也應從由政府主導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更多轉向由私人主導的小規模、能提供更多服務的投資項目上。同時,政府應該繼續鼓勵家庭消費。

  “要讓這些改革産生綜合效應才會讓中國經濟具有更強生産力,才能讓中國家庭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中國在這條道路上任重道遠,需要年復一年的改革才能産生效果,所以中國應該儘早行動”,他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常每年對成員國的經濟狀況發佈“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相當於是對此國經濟進行“年度體檢”。報告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5%左右,面臨國內需求減緩,投資放慢等問題,同時房地産市場更深度調整的風險增大。消費和勞動力市場表現良好,全球復蘇有望支援未來的經濟活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