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沈建光:股市反彈利於緩解經濟運作多重矛盾

  • 發佈時間:2014-08-01 08:49:4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沈建光  責任編輯:王斌

  近期中資股出現了一波強烈的上漲行情。從去年年中港股重返20000點以來,恒生指數已累計漲幅達23%,更是步入牛市境地。同時,A股也呈現震蕩上行,7月以來上證綜指累計上漲了6.6%。相比之下,歐美股市表現則偏弱,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0.5%,英國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上漲0.9%,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下降1.82%,法國巴黎CAC40指數則下降1.29%。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本輪中資股上漲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主要是靠海外資金推動的,這與早前的海外投資者看空中國觀點大相徑庭,也用實踐反擊了此類觀點缺乏基礎。實際上,正如筆者一直強調的,在成熟市場影響股市的最關鍵因素,莫過於經濟和企業盈利基本面的好壞。

  結合當前全球經濟與政策走勢分析,筆者認為,此次海外投資者看好中資股是其全球資本配置的需要。具體來看,今年美聯儲量化放鬆退出已步入正軌,年內結束QE的可能性較大,且加息也有望提前。從全球股票市場的表現來看,受益於量化放鬆,早前歐美股市已然上漲較多,繼續大幅快速上漲的空間實則有限。

  例如,去年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26%,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上漲14.4%,巴黎CAC40指數上漲17.9%,法蘭克福DAX指數上漲25.48%。而相比之下,中資股的股市一直比較低迷,且估值偏低。去年上證指數全年回落了6.7%,恒生指數上漲僅為2.86%,均弱于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的整體表現,從全球角度而言,其實是價值洼地。

  更重要的是,今年中國政府採取微刺激與改革雙向推進的方式,穩住了經濟增長預期,獲得了全球投資者的認可。在增長方面,為應對本輪經濟下滑,中國政府出手非常及時。儘管一季度中國經濟下滑至7.4%,跌出政府增長的目標區間,筆者也曾發文提出真實的數據恐怕更差於此,但二季度決策層便推出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包括加大棚戶區改造、鐵路投資、穩外貿、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等,特別是5、6月財政支出加快,定向降準出臺等,改變了早前政策過緊的局面,穩住了市場預期,扭轉了經濟下滑態勢。

  與此同時,改革步伐也在加快。早前決策層討論通過了財稅改革、戶籍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近期戶籍改革方案落地,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改進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現行落戶政策,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等等,都讓市場預期得以實現。此外,在中美戰略對話中,中方對於金融改革特別是加快匯率改革的態度已然明確,國資委啟動國企改革試點,滬港通十月開閘等等,也符合三中全會全面改革方案的要求。一旦改革方案落到實處,必將有利於釋放改革紅利,增加投資者的信心。

  久旱逢甘霖,在筆者看來,此輪中資股市場反彈實屬不易,如果能開啟新一輪資本市場行情,有利於提振經濟,同時緩解當前中國經濟運作的多重矛盾。例如,當前中國企業面臨杠桿率大幅攀升的局面,根據中國社科院的統計,2008-2012年,中國非金融企業負債佔GDP的比重已從95%上升至125%,年均上升約6個百分點,大幅高於國際清算銀行給出的企業負債佔GDP90%的警戒線。而強制降杠桿顯然並非最佳選擇,通過做大股權融資市場,為企業補充資本金,間接地降低了企業債務杠桿率,或不失為紓困實體經濟的良方。

  此外,資本市場走出低迷,也會助力國有企業改革。可以看到,如今國企改革的大幕已然拉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引入民資的進程正在加快。但是改革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在國企改革的浪潮中,機制是否透明,現代公司治理能否實現。在筆者看來,大力發展資本市場、股市上行將為混合所有制的推進創造機遇,提高混合所有制推進的速度和效率。

  如此看來,資本市場的積極反應來之不易,也至關重要。未來若要確保這種向好趨勢的持續,後續努力仍然不容忽視。在筆者看來,有如下幾點政策建議:

  第一,下半年“微刺激”政策仍需堅持。雖然當前中國經濟已經企穩,包括經濟半年報的數據出現反彈態勢,7月匯豐PMI預覽值創下18個月新高,但從微觀高頻數據來看,經濟反彈的基礎仍不牢固,工業生産品價格持續通縮,且企業融資成本仍舊較高。此外,6月財政存款仍高達3.66萬億,財政作用空間仍然很大。

  第二,改革配套措施抓緊落實。如今,國企改革、金融改革、戶籍改革、財稅改革的頂層設計都已經出爐,未來保障切實落實是關鍵。特別是財稅改革,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近日國開行或央行1萬億PSL貸款支援棚戶區改造是穩增長的重要舉措,但定向措施不是貨幣政策的長久之計,財政改革的加快對於彌補這部分資金短板,防止貨幣承擔準財政的功能,防範宏觀風險意義重大。

  第三,重視下半年房地産市場的調整,防止房地産市場硬著陸。在筆者看來,房地産市場與宏觀經濟金融聯繫甚密,鼓吹房地産崩盤論,加速刺破房地産市場的觀點是不對的。未來下半年房地産市場複雜的新形勢,部分城市取消限購行政管制,加大對購房者首套房貸款,以及中小戶型房屋建設項目的支援是必要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