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德媒:中國空氣品質好轉 或成氣候保護推動力量

  • 發佈時間:2015-05-24 08: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從遠東傳來希望的信號",《柏林報》21日以中國減排為題,表示中國雖然仍然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大戶,但"正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在氣候政策方面算得上是先鋒。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5月21日援引《柏林報》的報道稱,亞洲氣候小奇跡是有力的政府政策的結果。這種政策是出於現實的必要性:中國正陷入嚴重空氣污染中;氣候變化導致中國沙漠面積不斷增加。

  因此,中國政府改變了之前不顧一切代價發展經濟的政策,而將可持續發展放在了中心位置。中國正以驚人速度新建風電站、太陽能熱電站。

  報道稱,中國的新政策具有長期性。告別燃煤已是板上釘釘,哪怕這短期內會在礦區造成工作崗位流失。在中國的工業區和大城市,已經能感到空氣品質好轉。這大大給中國加分。現在已經可以預見,在今年12月底的巴黎全球氣候大會上,中國將成為(氣候保護的)推動力量之一。

  

  外媒:中國加快升級成品油品質 助改善霧霾問題

  參考消息網4月29日報道外媒稱,人們希望中國成品油品質加快升級將從一定程度解決很多城市的霧霾問題。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4月29日報道,中國國務院4月28日決定加快成品油品質升級措施。

  措施具體在三個方面:一是將2016年1月起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的區域,從原定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擴大到整個東部地區11個省市全境。

  二是將全國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的時間由原定的2018年1月,提前至2017年1月。

  三是增加高標準普通柴油供應,分別從2017年7月和2018年1月起,在全國全面供應國四、國五標準普通柴油。

  這些措施屬於“成品油品質升級國家專項行動”,目的旨在適應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是“改善環境、治理霧霾等污染、促進綠色發展、增添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擴大投資、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消費需求”。

  為實現以上措施,中國煉油企業將增加技改投資約680億元。

  中國官方新華社引述專家分析稱,擴大提前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的區域,並將全國執行時間提前一年,主要是因為霧霾等環境問題愈發得到公眾關注,社會對油品品質升級的訴求越來越強烈。

  與國四標準相比,國五標準中硫含量從不大於50ppm大幅降低為不大於10ppm。據中國國家標準委測算,僅國五汽油標準實施後將大幅減少車輛污染物排放量,預計在用車上每年可減排氮氧化物約30萬噸,新車5年累計可減排氮氧化物約9萬噸。

  國五標準中的硫含量與歐盟V標準類似,車用油的硫含量由50ppm下降到10ppm。

  報道稱,中國的霧霾問題長期以來成為公眾最關心的環境問題之一。

  有測試表明,一些城市空氣中PM2.5的兩成左右來自機動車尾氣。

  中國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曾表示,經過清華、北大等研究機構等評估,汽車排放的尾氣是北京霧霾産生的第一因素。

  人們希望中國成品油品質加快升級將從一定程度解決很多城市中的霧霾問題。

  

  【延伸閱讀】外媒:重罰1.6億元 新環保法彰顯中國治污決心

  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道外媒稱,中國將強化環保領域監管。

  據《日本經濟新聞》2014年12月31日報道,中國于2015年1月1日起實施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新法賦予環保當局對違規企業限産停産的執法許可權。強化處罰力度意在遏制PM2.5等細微顆粒物造成的大氣污染。原本就在環境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日本企業或許可以借此東風擴大在中國的業務。

  修訂的核心內容主要有3點:

  一是賦予環保當局更大執法許可權。此前地方政府的環保部門即便發現企業違法排污,也不得不依賴公安機關進行查封,這可能會給違法企業提供銷毀證據的時間。

  第二是加大處罰力度。違規企業將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將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第三是擴大環境公益訴訟主體,將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擴大到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相關社會組織。預計一些非政府組織將有望獲得提起公益訴訟的資格。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14年12月31日報道,中國對污染企業處以創紀錄賠償。

  中國一家法院日前對一起環保公益訴訟作出了迄今國內賠償額度最高的判決。這令通過法院與污染行為作鬥爭的中國環保組織備受鼓舞。

  據官方的新華社報道,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年12月30日終審判決,因向當地河流傾倒廢酸污染河水,6家企業被判賠償環境修復費用1.6億余元。

  新華社説,對這些化工企業提起訴訟的是公益組織泰州市環保聯合會。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要求這6家企業在30日內將賠償支付給一個環保基金。在2014年8月作出的刑事判決中,涉案的十多名人員已被判入獄。

  綠色和平組織中國大陸項目總監馬天傑説:“這個案件為中國的環境治理樹立了重要先例。首先,‘污染者付費’不再只是一項寫在紙上的原則。其次,非政府組織可以提起公益訴訟。”

  法律專家説,這筆賠償金按國際標準衡量並不算多,但此案卻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判賠額度最高的環保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已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成為推動環境保護的強大力量。在美國,這類訴訟在改變企業看待污染成本的方式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創始人王燦發對上述裁決表示歡迎。他表示,這將有助於“阻止工廠和企業製造污染,因為政府決心打破企業污染環境的代價很小、不必擔心後果的局面”。

  世界自然基金會上海項目辦公室主任任文偉説:“如果一家企業達不到環保標準,它面臨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大。”他指出,法院的裁決“表明瞭政府積極控制污染的政治意願和決心”。

  但他表示,很難説此案中的賠償金數額是否足以嚇阻未來的不良行為。

  這一裁決是在中國環保領域具有潛在重要意義的另一件事發生前夕作出的。新修訂的環保法于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014年12月31日報道,中國東部江蘇省高院的微網志稱,該法院判處6家公司因傾倒廢酸污染河水而支付2600萬美元(約合1.6億元人民幣)賠償金。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判賠額度最高的環保公益訴訟,表明中國官員要嚴厲打擊那些不斷污染土壤、水和空氣的企業。

  報道稱,環境污染是中國人關心的一個首要問題,一些對環境惡化憂心忡忡的中國官員正在努力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懲罰力度。2014年4月,中國立法機構投票通過了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提高了對污染企業及其負責人的懲罰力度。此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全國人民表示,政府已經準備好“向污染宣戰”。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的中國環境保護法專家王立德説:“中國修訂了環境保護法,加強了對涉及公共利益的環境保護案件的執法力度。”

  

  【延伸閱讀】外媒:中國城市治污應從規劃著手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道 美媒稱,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超過50%。2013年,服務業成為中國的最大産業。2015年,中國城市將努力扭轉無序擴張和污染的不良趨勢。

  據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2月26日報道,中國正致力於讓自己的城市成為宜居中心,以吸引中國工人,並成為有能力吸引外國人才的全球性城市。

  報道稱,在一些人看來,中國城市登上任何“最宜居城市”榜單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除非把香港算上)。但在另外一些人看來,這一天來得也許比我們想像的要早。英國《經濟學家》週刊最近就如何治理“中國城市大擴張”大發議論,該刊得出的結論發人深省。

  首先,北京的平均行駛速度僅為紐約的一半。所以,中國城市不僅存在污染問題,而且還很擁堵。除此之外,《經濟學家》還援引麥肯錫諮詢公司的數據指出,中等城市不僅看上去越來越具有吸引力,而且幾乎各方面的表現都在超過特大城市。那麼,中國特大城市的前景如何呢?

  2014年,在74個中國城市中,只有8個達到控污標準,儘管有個少有的好消息:PM2.5濃度平均下降11%。然而,近期內可能無法看到情況好轉。換句話説,也許要再過幾年才能看到現行的治污計劃是否奏效。那麼問題又來了——監督實施治污計劃是一回事,中國如何能夠避免鬼城和特大城市交通堵塞這些臭名昭著的現象呢?

  香港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的沈聯濤和肖耿認為,需要進行貨幣和信貸改革,以確保生産率最高的城市能脫穎而出。同時,《美國預防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肥胖症和慢性病的發病率在中國呈上升趨勢,情況與發達國家類似,而且這些疾病與社區是否適宜步行存在重要關聯。

  所以,儘管交通問題只是污染謎團中的一環,但交通設計及交通與土地利用規劃的關係將對中國城市産生深遠影響。毫無疑問,從一定程度上説,交通運輸對中國的嚴重空氣污染難辭其咎,但並非唯一污染源。從燃煤電廠到戶外燒烤,方方面面都有責任。隨著最近提出煤炭液化計劃,這不僅會加劇空氣污染,還會給水的品質和可獲得性帶來巨大壓力。

  因此,中國城市的希望在於,不能一次只處理一個污染源,而是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解決城市污染問題。這樣,中國城市也許就能同時解決幾個問題。畢竟綠色交通擁堵依然是交通擁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