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阿里巴巴魅力説明中國消費社會崛起

  • 發佈時間:2014-09-11 13:02:08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本週,在曼哈頓著名的華爾道夫酒店,數百名有錢有勢的投資者和基金經理人排隊聆聽馬雲為阿里巴巴上市進行的推介演講。

  許多人為乘電梯不得不等上半個小時,還得忍受繁瑣的安檢,還不保證能獲准進入。這不正説明瞭中國崛起,或更確切地講,是中國作為一個消費社會的崛起?但是,為什麼阿里巴巴的神秘魅力這麼大?

  讀一讀阿里巴巴的IPO招股説明書(你就會發現),這個企業的一切數據都是“數億、甚至數十億”的。這些極大的數字部分解釋了原因。但在歷史和文化層面,阿里巴巴代表的是西方資本家由來已久的“夢遺”。兩個多世紀前,西方就認識到中國的市場潛力。這種認識一直在影響西方與中國的關係。現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用代表中國無限消費潛力的標簽兜售自己。

  數年前,阿里巴巴還是小角色,一本名叫《十億消費者——來自在華經商第一線的經驗》盤踞暢銷書排行榜數周。

  現在,阿里巴巴幾乎接近這一數字。它佔據中國80%的電子商務市場。它有2.31億活躍用戶,每年下110億筆訂單。中國有6.18億網民,他們中的一半人網購。無論是內地小企業還是西方大企業,均通過阿里巴巴旗下各種平臺銷售産品。

  兩個多世紀前,馬戛爾尼勳爵專門為打開中國市場航向乾隆皇帝的宮廷。他使團中有一個名叫喬治·斯湯頓的小男孩,即勳爵秘書的兒子。斯湯頓在此行中學習漢語,長大後成為19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漢學家。他的敦促幫助説服分歧巨大、對於以英王名義為毒品貿易發動戰爭懷有戒心的英國議會,使議會批准了鴉片戰爭。

  今天,像馬戛爾尼和斯湯頓這樣的人物可能就在交易阿里巴巴的股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