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英媒:外國豪華車企的陣痛

  • 發佈時間:2014-08-25 10:5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英國金融時報網報道稱,十年前,德國寶馬在華汽車年銷量還不到1.6萬輛。如今,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這家汽車製造商最大的單一市場。去年,寶馬在華銷量比上年增長20%,達到39.1萬輛。

  其他德國汽車製造商也取得了類似幅度的增長。如此快速的增長足以解釋,為何投資者願意評估中國整頓汽車市場定價行為所造成的影響。

  7月底,豪華汽車製造商成為人們關注焦點,自那以來,寶馬、大眾及戴姆勒集團的股價都已下滑。

  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約佔了中國高端汽車市場80%的份額,而且他們在中國的銷售據信利潤極高。中國汽車買家對德國生産的運動型多功能車及轎車十分認可,願意為強勁的發動機和豪華的內飾掏更多的錢。

  去年,寶馬760億歐元的總收入中有153億歐元來自中國市場,該市場貢獻了大約20%的銷量。大眾旗下的奧迪是中國高端車市場上的領軍者,去年在華銷量上升了21%,至49.2萬輛(約佔奧迪總銷量的28%)。整體來説,去年大眾集團970萬輛的總銷量中,中國市場佔三分之一。

  然而,衡量中國市場對德國汽車製造商利潤的貢獻十分困難。製造商們傾向於淡化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並強調在其他重要新興市場的業績增長。

  不過,分析師們相信,中國是德國汽車製造商近幾年利潤強勁增長的最大推動力。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馬克斯·沃伯頓估計,中國對德國汽車製造商凈利潤的年度貢獻率約為50%。德國商業銀行的丹尼爾·施瓦茨則表示,大眾集團的稅前利潤中逾35%與中國有關。

  長期以來,分析師一直預計,中國汽車定價和利潤會從過高的水準上回落,中國政府此次打壓零部件價格的舉措可能會加速這一過程。

  不過,對外國汽車製造商來説這只是陣痛,它們或許能夠從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擴大中得到彌補。通過降低擁有一輛德國車的成本,中國政府可能無意間讓本來就處境困難的本土車企更難以應對競爭。

  巴黎銀行分析師告訴客戶:“外國車的售價受到壓力,將損害本土(汽車製造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