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中國觀 > 正文

字號:  

鳳凰涅槃 “十二五”中國經濟之變

  • 發佈時間:2015-10-14 15:04:37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汪威  責任編輯:李春暉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春華秋實,又是一年收穫季,“十二五”迎來了收官階段。回望這五年,中國經濟在轉型中增長,在困難中突破,在發展中蛻變,五年改革,如鳳凰涅槃。經濟之聲推出系列述評“回望十二五:增長與轉型”。

  第一篇:“十二五”,中國經濟之變。

  中國經濟減“虛胖”長“肌肉”

  如果僅從GDP的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在“十二五”期間,兩位數的經濟增速已離我們而去,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保持在7%。但是從“最壞最糟糕”的單一數據,去估摸整體經濟狀況,就像盲人摸象,只會失之片面偏頗。經濟發展如同一個人。數據上看,減肥也會造成體重下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説,十二五中國經濟之變,正是主動調整,減“虛胖”長“肌肉”的五年:“分析看待經濟形勢,不能僅看經濟增速的起伏,更要多關心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我們産業升級的勢頭很猛,網際網路等現代資訊技術與傳統産業融合進入快車道,創新驅動的作用日益增強,去年研究與開發佔GDP的比重進一步提高,特別是企業研發投入佔比接近80%。”

  新常態的加減法

  從數量發展到品質發展、從投資驅動到消費拉動、從增長奇跡到常規平穩,從大幹快上到"不唯GDP論",新常態成為描繪十二五經濟發展的關鍵詞。而在新常態帶來的變化中,一些凸顯生機和亮點的數據值得關注。

  2014年,我國對外投資首次超過吸引外資的金額,成為資本凈輸出國。截至今年8月,中國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速已經連續9個月高於工業4個百分點以上,而另一方面,高耗能製造業的數據持續降低。這一進一齣之變,一增一減之變,意味著十二五中國經濟轉型穩步前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慶説:“這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顯示、一個標誌。實際上,我覺得從去年年底開始,中國經濟轉型的速度,有一些指標是在加快的。”

  “含金量”不同以往,中國發展動力更新換代

  諸如此類不斷涌現的積極變化,都是在“十二五”期間經濟增長速度向7%至8%下調的大背景下産生的。印證了中國經濟的“含金量”已不同以往,推動中國發展的動力機制正在大規模更新換代。

  從增長方式的轉變到發展方式的轉變,不僅僅是字面的改變。十二五進入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新變化越來越明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中國的轉型是“更安全、更可持續”。但安全和可持續的背後,如何尋找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十二五期間提出,讓市場起到“決定性作用”。由此,簡政放權全面提速,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徑也撥雲見日:必須讓創業創新、網際網路+等成為驅動發展的新引擎。

  大學畢業沒多久的喬東,是千萬創業大軍中的一員,借著網際網路+的風口,他在網上註冊成房東,做起了短租生意。

  喬東:“生意4個月賺了4萬,真的超出我意料!”

  幾個月下來可觀的收益,喬東體會到了網際網路+的強大力量,嘗到了創業的甜頭。最新的數據也展示了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力量,去年以來,新增市場主體平均每天超過1.1萬家,註冊資本增長40%以上。變化已在顯現,從以前的傻大黑粗,到如今的網際網路+和創新創業。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説,這種變化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一抹亮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很好的一種戰略,從制度上推動我國的經濟增長,使我們經濟增長具有更強的一個內生的動力,是根本性的措施。”

  黃金周“買買買”,十二五經濟結構歷史性變化

  我們常説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十二五期間,投資、外貿在産業結構調整中醞釀著新的質變。而需求結構改善,則成為中國經濟另一個亮眼的變化。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人們掀起了“買買買”的熱潮。黃金周7天時間,全國的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實現我國黃金周確立以來的首次過萬億。

  這個首次是有里程碑意義的。十二五期間,服務業已佔GDP的“半壁江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這也意味著,消費結構的轉型正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認為:“十二五期間整個經濟結構發生了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消費、服務等第三産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已經穩穩坐到了老大的位置上。這一點是,我們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在十二五才真正地做到了這一點,這個結構上的變化,是十二五非常重要的成就。”

  十二五,老百姓收入持續“跑贏”GDP

  對於老百姓來説,經濟發展,體現在收入增加,兜裏有錢,才能敢花錢。十二五也是老百姓收入穩定增長,持續“跑贏”GDP的五年。目前,中國每人平均GDP達到了7千多美元,進入到中上等收入階段,也意味著下一個目標就是邁向高收入。經濟學家張連起解釋,給老百姓帶來“獲得感”的發展才是有品質的發展,“無論經濟增速是中高速,還是高速,收入增長是保證百姓“錢袋子”、保證民生的重要因素。(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是一個有品質可持續的增長速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指標,是穩定的、老百姓有預期的指標。”

  回望十二五,處處是改革,處處大手筆

  老百姓對幸福的期待正是中國經濟變革的方向。十二五期間,中國的就業逆勢增長。過去中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能夠拉動大約100萬人就業。“十二五”期間,在經濟增速回落的同時,經濟結構調整加速。目前GDP增長1個百分點,能夠拉動大約130萬到150萬人就業。

  在更多的層面,市場正在起“決定性作用”,中國經濟也正在醞釀新的更大的變化。從簡政放權、大道至簡到新一輪國企改革浪潮;從亞投行、一帶一路到自貿區、通關一體化,從裝備製造走出去到中國製造2025,從財稅金融改革到高速鐵路、公路等現代化設施大規模加速,回望十二五,處處是改革,處處大手筆。

  鳳凰涅槃,留給十三五的期待

  習近平主席九月份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強調,分析中國經濟,要看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確,動力是否強勁,潛力是否充沛。在大海上航行,再大的船也會有一時的顛簸。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説,雖然中國經濟在十二五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變化令人欣喜,成就前所未有,為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姚景源説:“十二五我們所遇到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確實是處在一個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應當説,十二五是鳳凰涅槃的過程,但是我們取得的成就也是前所未有。十二五為十三五奠定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為實現更新更高的可持續增長,奠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