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7月19日訊(記者 李嘉玲)農藥事關天下糧倉,世界糧農組織(FAO)一項統計表明,通過合理使用農藥,作物産量的損失可以減少40%,同時可以減少作物本身抵禦病蟲害而産生的毒素,利於人畜健康。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創制出中國自有智慧財産權的、既能有效控製作物危害又能保證作物和環境安全的農藥,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根基。據悉,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化集團”)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一直遵循“科學至上”核心價值理念,化工事業部作為中化集團農用化學品業務的主要承擔者,目前已形成了瀋陽、南通、揚州三大農藥生産基地,年原藥産能達15.3萬噸,覆蓋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四大類40余個産品,其中麥草畏産能全球第一,草甘膦、擬除蟲菊酯系列、環己烯酮、吡蚜酮、硝磺草酮等品種的生産規模與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中化的新農藥創制與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可以合成、篩選新化合物3000個以上,進行20個高活性化合物的田間藥效、製劑研究,進行3-5個高活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平均兩年提供1個候選農藥品種,供産業化開發。” 中化下屬瀋陽中化農藥化工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克介紹道。
“寶卓”上市一年 挽回經濟損失數億元
“殺螨至寶,卓爾不凡”是一句廣告。其中間兩字“寶卓”,是乙唑螨晴30%懸浮劑的商品品牌名。這是中化自主研發、生産並推向市場的創制殺螨劑。作為中化首個創制“殺螨劑”品種,寶卓獲得14項授權專利及國際專利PCT,上市一年銷售量破億,為廣大農民挽回經濟損失數億元。
嚴格挑選對比試驗品
據悉,在農化領域,“殺螨劑”是指用於防治農作物上螨害的農藥産品。螨蟲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廣腹亞綱的一類體型微小的動物,身體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數種類小于1毫米。螨蟲和蜘蛛同屬蛛形綱,成蟲有4對足,一對觸須,無翅和觸角。世界上已發現螨蟲有50000多種,僅次於昆蟲。
不同農藥效果對比試驗
螨蟲食性多樣。以植物為食材的螨蟲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危害多種農作物,如柑橘、棉花、蘋果、花卉以及各種蔬菜等。作物一旦被螨蟲侵害,輕者破壞作物外觀,重者導致作物減産,甚至絕收。如果不對這些害螨加以控制,人類的生活品質將大大降低。
據了解,目前 “寶卓”已成為市場上能夠對螨類全生育週期均有效的殺螨産品。重要的是,“寶卓”對人畜100%無害,對蜜蜂及害螨相關天敵也無害,是一款真正的綠色高效産品,並憑藉高效的性能,幫助廣大農民挽回經濟損失數億元。
目前,自2017年上市以來,寶卓至2018年底累計銷售額超過2億元,已經成為中國殺螨劑第一大品牌,其發明專利已在美國、歐洲、日本、巴西獲得授權。
種出好品質 賣出好價錢
中化集團不僅自主研發農藥助力農業增産,更是打造現代農業綜合服務體,助力農民豐收。據了解,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農業事業部(簡稱“中化農業”)打造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該平臺創新服務模式,為種植主體提供農業全程、綜合解決方案,推動了農業現代化轉型。
在中化集團下屬中化農業山東陽信技術服務中心的示範農場,記者看到,大型自走式打藥機和植保無人機正在作業,據了解,使用這些機械的作業效率是人工作業的30-60倍,藥液霧化效果也比較好,農藥利用率可提升20%,適合集中化作業,服務1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
水肥一體機操作
中心工作人員還現場演示了農場中的噴灌系統,中化農業水肥一體化技術總監王寶傑現場介紹道,農戶在田間地頭或者家裏用手機就可以遠端操作這種立桿式自動搖臂微噴灌溉系統,實現水肥一體的噴水施肥,這套系統可降低人工成本90%,減少50%灌溉農業用水量,減少30%化肥使用量。
無人機飛防作業
陽信縣金陽街道辦事處勞家村村支部書記勞雲田表示,近些年開始嫁接新梨7號(早熟梨品種)並與陽信經作鴨梨MAP技術服務中心合作後,中心農藝師提供了精準施肥和土壤改良技術,並幫助提供銷售渠道,一畝純收入可達到1.5萬元,“以前種鴨梨銷路不好,還經常被打白條,現在我只管種植,不用擔心銷路,追肥成本每畝也節省了120元,純收入還增加了1倍。”
陽信經作鴨梨MAP技術服務中心是中化現代農業山東分公司下屬業務單元,分公司目前陽信、濟南、蒙陰建有三處經濟作物MAP技術服務中心和一處糧食作物MAP技術服務中心,累計服務面積22000畝。MAP服務中心可為種植大戶提供金融服務,累計貸款已達500余萬元。
此外,針對陽信縣及其周邊地區土地鹽鹼化嚴重、地下水儲量不足等問題,中化現代農業陽信技術服務中心引進了由新的小麥雜交品種,目前在鹽鹼化嚴重的地塊表現突出,畝産量可觀。
據中化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以來,中化集團緊緊圍繞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系統謀劃並實施了以“科學至上”為理念的新一輪改革轉型,並以此為引領,立足先進科技、優質産品以及專業服務一體化優勢,創新服務模式,以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為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