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金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血脈,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是金融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自2020年我國提出“3060”目標任務以來,作為金融市場主體的銀行機構積極應對,調整信貸結構、創新綠色金融産品、加強氣候風險管理能力,助力“3060”目標實現。中國網財經重磅推出《銀行業“碳”路綠色金融》專題報道欄目,力圖全方位挖掘、多維度報道銀行機構發展綠色金融質效,展現我國在加快發展方式向綠色轉型過程中的“銀行力量”。
中國網財經11月1日訊(記者 曾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綠色成為國家發展“關鍵詞”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國綠色金融伴隨綠色發展大潮異軍突起,已成為全球綠色金融的“領頭羊”和“發動機”。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中國本外幣的綠色貸款餘額已經接近16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3%,存量規模居全球第一位。這其中,六大國有行綠色信貸餘額合計8.68萬億元,佔據我國綠色貸款“半壁江山”。
2020年9月,中國向世界宣佈了“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雙碳”目標下,國有大行如何持續發揮金融頭雁作用,引領綠色金融向縱深發展,助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加速向綠色轉型?近日,中國農業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張旭光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機構是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綠色金融是有效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雙碳’工作要求、服務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彰顯國有大行責任擔當的重要舉措。”
張旭光指出,綠色是農業銀行的鮮明底色。2021年,農業銀行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將綠色金融列為全行三大戰略之一,加快打造綠色金融優勢品牌。作為一家把服務“三農”作為基本定位的國有大行,近年來該行緊跟“雙碳”目標下農業農村發展形勢,深入挖掘三農領域綠色金融市場空間,積極探索出了一條綠色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據農業銀行三季度業績報告,截至2022年9月末,該行綠色信貸餘額2.5萬億元,較年初增速近30%。
為綠色發展提供“農行方案”
中國始終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雙碳”目標的提出,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明確了新使命、注入了新內涵。
在張旭光看來,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機構是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和“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迎來品質、動力和效率的全方位深度革新,綠色金融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這對金融機構來説,也將是一場業務發展和管理能力的考驗。
一方面,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産業結構深度調整將帶來大量綠色投融資需求,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金融機構在業務拓展、經營模式、産品創新、資産配置等方面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另一方面,碳達峰、碳中和倒逼經濟生産方式的改變和經濟結構的變革,傳統高碳行業經營和轉型壓力加大,區域經濟出現新的不平衡,投融資結構調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提升。
面對機遇與挑戰,張旭光認為,作為金融機構,要立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目標,準確研判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産業結構低碳轉型的趨勢和方向,持續加大綠色金融發展力度。與此同時,也要深刻認識到,我國仍處於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全面綠色轉型的基礎依然較為薄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艱巨,要時刻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
據介紹,近年來,農業銀行緊緊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持續強化綠色金融發展頂層設計,優化政策體系,推動産品創新,加大綠色低碳産業金融支援,在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積極提供“農行方案”。
一是持續強化綠色金融業務發展的頂層設計。在董事會設立戰略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高管層設立綠色金融委員會,全面加強對綠色金融業務的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2021年,農業銀行將發展綠色金融上升為全行三大戰略之一,制定“十四五”時期全行綠色金融發展規劃,全面搭建全行綠色金融發展的系統框架,明確綠色金融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為綠色金融戰略實施提供方向指引。
二是持續完善支援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體系。專門出臺加快推進綠色金融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行動方案,確定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工作主線和實施路徑。持續強化政策引導,以年度信貸政策為引領,不斷擴大綠色信貸指標行業覆蓋範圍,在業務規模、信貸政策、經濟資本、戰略費用、激勵約束和人才培養方面持續加大支援保障。
三是持續拓展綠色金融業務優勢産品和發展空間。積極構建涵蓋綠色信貸、綠色投行、綠色消費、碳金融、創新型業務等在內的多層次立體化業務體系。搭建綠色信貸産品序列,在金融同業中首批開展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掛鉤債等綠色債券投融資業務,為綠色金融發展注入新動能。與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機構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上線“農銀碳服”系統,助力暢通碳市場資金週轉。
四是持續做好綠色金融重點領域資金供給。堅守“三農”基本定位,順應能源革命和産業轉型升級大勢,以綠色發展全力服務鄉村振興、能源革命和産業轉型升級。持續加大綠色農業全産業鏈支援,積極支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把促進能源生産消費方式綠色低碳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支援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積極支援能源穩産保供。深化拓展綠色低碳交通和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積極支援節能環保産業和綠色生産體系建設,助推高碳行業綠色轉型。以綠色發展服務國家區域戰略,支援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加快發展。
五是持續強化綠色金融風險防控。對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實施全面覆蓋、分類管理和全程管控,將綠色發展要求落實到業務各環節。加強高碳行業環保、能耗等管理要求,積極推進鋼鐵、有色等行業節能降碳。持續完善氣候風險管理工具和模式,對煤電、鋼鐵等重點行業探索開展氣候風險壓力測試,深入分析研判氣候風險傳導路徑,及時評估防範碳排放等因素對資産品質的影響。
六是持續完善自身綠色低碳發展運營體系建設。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銀行為目標,加強對自身綠色低碳運營的統籌規劃和組織實施,積極開展碳核查、創新研發碳排放能耗監控平臺,積極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碳中和”工作體系和實施路徑。
七是持續深化綠色金融領域的合作共贏。秉承開放包容原則,主動融入國際主流標準。例如,參加聯合國全球可持續發展投資者(GISD)聯盟會議,參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共同發起簽署《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援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宣示》;簽署《負責任銀行原則》,成為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披露工作組(TCFD)支援機構。
引領綠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服務“三農”是農業銀行的基本定位,橫跨城鄉的客戶基礎和網點佈局優勢是農行推動自身高品質發展的“護城河”。2022年是鄉村振興全面展開的關鍵之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做大服務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交集,既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
張旭光表示,作為服務三農的國家隊和主力軍,近年來農業銀行以打造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和綠色金融主力銀行為己任,深入挖掘農業農村相關領域綠色金融業務增長空間,持續加大綠色金融支援力度,根據農村地區資源稟賦、産業基礎、生態功能等差異,因地制宜提出差異化的綠色金融解決方案,在綠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上,發揮好風向標和引領者的作用,引導更多金融和社會資源向支援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傾斜。
一是以戰略引領推動戰略協同。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同屬農業銀行“十四五”時期的三大發展戰略,均是農業銀行“十四五”時期的重要發展方向。農業銀行在董事會層面設立戰略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高管層設立三農及普惠金融事業部管理委員會、綠色金融委員會,為三農綠色金融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使得鄉村振興和綠色金融工作的統籌規劃和協同推進更加順暢有力。
二是加大農業農村領域綠色金融支援。農業銀行深挖農業農村領域綠色發展需求,聚焦國家糧食安全、鄉村産業發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持續將綠色金融活水引向金融資源短缺的鄉村,保障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推進。圍繞種業企業扶優、種子資源保護等領域,出臺種業振興信貸政策,加大生態種養殖、林下經濟、綠色農林産品加工等綠色農業全産業鏈金融支援,積極支援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體提升等鄉村建設重點領域。全力做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業面源和農用地污染防治等領域金融服務,積極支援碳匯或固碳效應突出的造林綠化及森林資源撫育項目,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國家公園建設和保護性運營等項目。
三是積極開發兼具服務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的特色産品和服務模式。針對農業農村差異化綠色金融需求,農業銀行建立了“統分結合、以分為主”的“三農”産品創新機制,在全行建立三農産品創新基地,創新推出一大批影響力強、市場認可度高的“三農”專屬綠色金融産品。近年來,陸續推出生態修復貸、鄉村人居環境貸、國家儲備林貸款等創新産品,並積極支援分行創新具有區域特色的金融産品和服務模式。例如,在湖南,為服務種業振興,綜合運用貸款、結算、發債、跨境並購等方式,全力護航綠色農業“晶片”企業加快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末,農業銀行全行縣域綠色信貸業務已超1萬億元,佔全行綠色信貸業務的40%,增速高於全行綠色信貸業務增速以及縣域貸款增速,成為農業銀行綠色金融和縣域業務發展的新高地。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當前,貫徹落實好“雙碳”各項部署要求是金融機構的重要戰略任務,也是自身長期發展的必然要求。張旭光表示,發展綠色金融是金融機構有效落實“雙碳”工作要求、服務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下階段,農業銀行將全面、系統、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之路,積極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繼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優化完善支援綠色金融業務發展的頂層設計、信貸政策、産品創新、業務流程、風險管控等管理體系和工作措施,全力推動將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納入經營管理全過程和各領域,正確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係,不斷提升經營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推動綠色金融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持續構建豐富多元化綠色金融業務體系。深入挖掘“雙碳”目標下的市場機遇,全力服務鄉村振興、能源革命和産業綠色轉型升級。不斷豐富完善涵蓋綠色信貸、綠色投行、綠色投資、碳金融等在內的多元化業務體系。持續加強綠色産行業分析研究,合理確定業務管理策略。堅決落實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的要求,確保項目建設依法合規。繼續將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全面助力污染防治攻堅和美麗中國建設。
三是找準綠色金融的發力點。農業銀行還是要依託服務三農的獨特優勢,推動綠色金融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實現三農業務與綠色金融業務的雙提升。聚焦生態農業、農村環境保護和農村綠色清潔能源項目,積極支援三農領域控制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同時,支援風電、光伏、特高壓等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構建,夯實新能源替代基礎,推動鋼鐵、煤電等碳密集型行業能效提升和清潔生産,助力實現能源和生産安全降碳。
四是不斷提升自身綠色發展能力。在做好投融資綠色金融服務的同時,持續優化經營模式、推行綠色辦公、推進綠色用能、建設綠色網點,有效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不斷強化自身碳足跡管理,持續提升自身綠色表現,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農行力量。
五是推動構建開放包容和責任擔當的綠色金融生態。9月份,農業銀行擔任銀行業協會綠色信貸專業委員會第三屆主任單位,該行將利用這一平臺,與國際國內、社會各界開展更加廣泛的多邊對話和交流合作,加快推動完善兼具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