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樓繼偉:財政政策適度擴張 財稅改革迎難而上

  • 發佈時間:2015-03-07 08:40:0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新常態下,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發力?區域性地方債務的危機會不會出現?推進營改增還有哪些難題?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熱點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新常態下財政政策要適度擴張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動力正在發生改變,‘三期疊加’造成的問題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解決,這就要求我們既要穩步去杠桿化,又不造成經濟‘斷崖式’下跌。頂住這些下行壓力,必須採取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談及新常態下的財政政策,樓繼偉給出“積極”背後的思考。

  樓繼偉坦言,目前我們面臨財政收入增長比較乏力的狀況,2014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速降至個位數,今後一段時間也可能是個位數,“經濟增長放緩,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30多個月負增長,這種背景下,我國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體制面臨巨大壓力”。

  樓繼偉説,按照預算收支口徑,全國赤字率是2.3%,但按當年實際收支差額口徑看,赤字率約為2.7%,這對抵禦經濟下行壓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我們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應對收入不足。比如去年年底以來三次適當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增加收入來源;今年預算安排動用了以前年度結轉的1124億資金彌補收入缺口;讓一些特殊實體如煙草公司上繳利潤等。

  “要加大擴張性財政政策力度,來保持經濟處於合理增長區間。”樓繼偉説,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有必要保持足夠的支出規模,但一些中期的剛性支出並不意味著不能調整,“要分析哪些確實花得值,不能浪費掉納稅人的錢”。

  清理地方債要開前門、堵後門

  “地方債的問題是一個客觀現實。”談及地方債,樓繼偉説,預演算法在修訂之前,地方是不得舉債的,事實上已經産生了這麼多地方債,目前財政部正在對地方債務進行審核,審核過程還未結束。

  樓繼偉説:“地方債務從總體上看,風險是可控的。一些局部地區債務比例過高,我們會更為重視。”

  “必須開前門、堵後門,同時還要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對於如何消化歷史上形成的地方債,樓繼偉給出了兩條解決思路:一方面,可以把那些有一定收益或可改造成有比較穩定現金流的地方債通過所謂“PPP模式”轉為企業債;另一方面,對一部分公益平臺借的地方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予以承認,通過發債替換原來的平臺債務,使債息降下來。而對一些由銀行貸款形成的歷史債務,如果融資平臺情況發生變化,要進行一些債務重整,建議採取過渡性辦法逐步解決。

  “營改增”今年內完成

  “今年按照計劃應該完成‘營改增’改革,也就是把生活服務業、金融業以及建築業、房地産業的營業稅全部改成增值稅,其中最難的是不動産業轉成徵收增值稅。”樓繼偉説,不動産“營改增”意味著不動産可以納入抵扣,從道理上來説,實際上等於所有行業都受益。由於不動産的形態不同,幾乎涉及所有企業甚至個人,目前方案仍在設計中,這是“營改增”最難的一步,但今年肯定會出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