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如何實現新常態下東北經濟新突破——專訪東北三省省長

  • 發佈時間:2016-03-11 19:59: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如何實現新常態下東北經濟新突破——專訪黑龍江、遼寧、吉林三省省長

  新華社記者

  近幾年,由於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內“三期疊加”深度調整,我國東北地區結構性、體制性和資源性矛盾日益突出,市場化水準偏低,經濟持續下滑,遼寧、黑龍江和吉林省經濟增速連續兩年墊底全國後五位。

  如何用新發展理念開拓東北振興新路子,實現新常態下東北經濟新突破,成為擺在東北各地黨政領導面前的首要任務。日前,新華社記者在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有關代表團駐地,分別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省長蔣超良和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省長陳求發,請他們結合中央總體決策部署和本地實際情況,談談加快東北經濟振興的工作實踐與戰略思考。

  陸昊:加快動能轉換巧打“市場牌”

  “沒有動能轉換,再有資源能變成有競爭力的産品嗎?能變成有競爭力的産業嗎?”黑龍江省省長陸昊用反問的語句,著重説明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性。

  陸昊認為,推動黑龍江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在於加快發展動能轉換和培育新的優勢領域。新舊發展動能轉換,既要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更要大力實施市場化改革、創新驅動、人才戰略,提升供給側市場主體競爭力。

  提起市場化改革,陸昊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切入點,將黑龍江市場經濟意識不強、駕馭和運用市場能力不夠、市場主體活力不足、市場化程度不高等現狀,具體化為“整體性忽略行銷、忽視與資本市場合作、資源配置市場化程度低、大量公共資源固化在非生産性部門和發展環境存在明顯差距”等五種“慢性病”,並有針對性地開出“藥方”。

  去年以來,黑龍江省積極探索如何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進而靠“賣得好”帶動倒逼“種得更好”的新機制,通過推廣“網際網路+農業”,探索全生産過程展示行銷、點對點行銷、集團或個人定制行銷,強化農業領域市場行銷。

  反思曾7年時間沒出過一家上市公司的教訓,加強與資本市場的合作。去年全省成立了兩個區域股權交易中心,5家公司主機板上市、37家公司新三板掛牌,資産證券化融資58.3億元,發行各類債券融資1209.7億元。

  大力推動資源配置市場化,對集中供熱熱源、礦産資源及其精深加工、風能、光伏資源等採取公開招投標方式進行市場化配置。近幾年礦産資源共公開招拍挂成功轉讓90宗,超出底價近4億元。

  各級政府系統非辦公類資産已經清理出572萬平方米,用於發展養老、健康、旅遊等産業以及高新技術産業孵化基地,有力地推動公共資源更多配置到生産性部門,創造財富,形成稅收。

  對於如何培育新的優勢領域,陸昊認為要選擇那些既有國內總需求增長空間、又有鮮明供給優勢的産業領域,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切入點,集中發力。比如,高品質乳製品、畜牧産品等食品和生活用品,旅遊、養老以及健康産業,若干戰略性新興産業。

  陳求發:簡政放權與國企改革“一起抓”

  自去年以來,遼寧省在著力完善體制機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方面是加快簡政放權步伐,另一方面是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儘快形成由市場配置資源、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

  遼寧省省長陳求發説,東北在體制機制上仍顯滯後,從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上來説,比較多地表現為政府大包大攬,而沒有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機構設置多,行政審批事項也多,這對市場發育壯大不利。去年我們下決心克服障礙,撤並了一些廳局,比如把省服務業委員會和外經貿廳撤掉,組建了省商務廳;把遼河管理局、淩河管理局併入水利廳,把撫順大伙房水庫管理局併入環保廳。

  “我認為簡政放權首先是簡政,做到既簡政又放權。全省行政審批權由去年的4000多項減少到現在的1900多項。”陳求發介紹説,去年12月30日成立了遼寧省行政審批大廳,將40個部門的499項行政審批全部集中到審批大廳辦理,大廳以外不再有審批。

  另外就是國企改革。26家省屬國有企業一股獨大,沒有更多地通過吸收社會資本,解決股權多元、投資多元、經營多元問題,經營出現許多失誤,形成較大債務,沒有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

  我們要對26家企業進行整合、重組,剝離企業辦社會的職能。對確實不可救的僵屍企業要進行處置。國有企業經過整合、瘦身、形成利潤以後,要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革,盤活國有資産存量。另外,要對全省經營性事業單位進行改組,讓他們成為市場主體,以這部分優良資産吸引社會資本,把蛋糕做大。今年全省爭取吸納社會資本500億元,在整個“十三五”期間,實現吸納社會資本2500億元的目標。

  陳求發表示,經過努力,去年我們經濟下滑勢頭得到遏制。今年全省GDP增長目標確定為6%。我們必須一項一項抓責任制分解,讓“三架馬車”協調拉動。如果今年目標能夠實現,2017年遼寧省經濟社會各方面將步入正軌。未來幾年努力的目標,就是讓中央下達的各項東北振興目標能如期實現。

  蔣超良:創新創業打造發展“新引擎”

  “有機遇、有亮點、有壓力,是東北經濟的‘基本面’。”吉林省省長蔣超良認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調結構的重要支撐。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挖掘創新潛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發動機”。

  吉林每萬人中科學家、工程師、在校大學生佔比排全國前列,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近60家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落戶在吉林省,這也是吉林省創新驅動的優勢和“本錢”。

  蔣超良告訴記者,去年10月份由長光技術有限公司研製的“吉林一號”商業衛星組星上天,這裡包括我國第一顆自主研發的商用高解析度遙感衛星、第一顆自主研發的米級高清動態視頻衛星。擁有眾多尖端創新技術的“吉林一號”背後,是吉林省正在運籌謀劃的“一盤大棋”——全力打造民用航太數據資訊和高端裝備製造兩個産業集群,2016年計劃發射10顆衛星,完成14顆衛星組網;到2020年,在軌衛星數量達到60顆,2030達到138顆。

  衛星在天上飛,高鐵在地上跑。蔣超良表示,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時速350公里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在吉林正式下線,成為我國高端裝備製造“金字招牌”。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走出去成效顯著,産品已遠銷美國、澳大利亞、巴西、以色列等地。

  創新成果頻現,創業風潮雲涌。蔣超良表示,在吉林省,擺渡創新工場等一批特色新型孵化器及創新創業典型發展勢頭強勁,全省共建有眾創空間等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60余個,累計孵化高科技、網際網路等企業4000余戶。

  在吉林省,“吉林大姐”、“吉林巧姐”、“吉林網姐”統稱為“吉林三姐”,是吉林創業就業的三大品牌。“吉林大姐”勞務輸出項目以“4050”人員為主體,累計域外輸出、省內安置勞動力十萬餘人。“吉林巧姐”項目以打造婦女就業托底安置為目的,統一培訓,統一加工、回收和銷售手工藝品,帶動7萬餘名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吉林網姐”項目為創業初期“網姐”提供免費技能培訓、場地設施、網上建店等服務,目前已創辦網店近3000家,年交易額超過5000萬元。(記者劉荒、張非非、段續、管建濤、李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