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2016經濟形勢嚴峻 政協委員多角度談提振市場信心

  • 發佈時間:2016-03-11 17:56:41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田燕  責任編輯:王文舉

  中國網財經3月11日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在這一“新常態”下,如何提振經濟發展信心?企業如何在轉方式、調結構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對此,3月11日下午,全國政協于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召開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會,並邀請企業家委員傅成玉孫蔭環盧志強王文彪徐冠巨回答記者提問。

  傅成玉:經濟形勢嚴峻 六大趨勢提振信心

  近幾年來,特別是2012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形勢總體復蘇較慢、中國經濟三期疊加的壓力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總體上呈現下行的態勢。2016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是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

  全國政協常委傅成玉表示,2016年國家整體經濟形勢比較嚴峻,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更大,但是發展趨勢正在向好。

  傅成玉指出,這主要表現在六大方面:首先,黨中央、國務院對經濟形勢已有預料,並有積極應對舉措;第二,我國經濟在調結構、轉方向出現令人鼓舞的積極變化;第三,就業形勢非常好,2015年解決1300多萬就業問題;第四,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增速達到7.4%,超過經濟發展速度;第五,經濟發展品質在提升,最明顯的標誌是單位經濟總量産值中,能耗、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第六,中國企業應對困難的能力大大提升。

  孫蔭環:“四個全面”為民營企業指明方向

  現階段,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傳統産業處於轉型升級的“新常態”。在這一趨勢下,民營企業應該如何樹立信心?“十三五”期間民營企業家應發揮何種作用?

  對此,全國政協常委孫蔭環表示,企業轉型升級求發展是唯一齣路。習總書記闡述“四個全面”戰略,已為民營企未來往哪方面走、怎麼走已經明確地指明方向。

  與此同時,孫蔭環指出,民營企業家要敢於擔當,不斷攻堅克難、不斷解決問題,在經濟轉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具體來講,一要推動創新發展。通過産品創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向市場要效益;二要推動協調發展。主動將企業發展與社會發展融為一體,以企業發展促進社會發展,並在社會發展中獲取新的動力;三要推動綠色發展。加強資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積極發展綠色、迴圈、低碳産業;四要推動開放發展。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設中,在國際市場上經風雨、見世面;五要推動共用發展。要遵紀守法,關愛員工,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積極從事公益慈善事業,做一個合格的企業公民。

  盧志強:中國企業要堅定不移地“走出去”

  隨著中國參與全球化進程的加深,中國經濟已經與世界經濟密不可分。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開局之年,黨的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中指出,要“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的趨勢”、“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可以預見,中國將在未來國際經濟格局的重塑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中國在國際視野下佈局“一帶一路”戰略,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這其中風險與機遇並存。對此,全國政協常委盧志強表示,“走出去”策略無論對國家經濟的提升,還是對企業的發展,無疑都是正確的。中國企業要堅定不移地“走出去”。

  盧志強介紹,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注意四點。第一,走出去的企業要順勢而為、順勢而行、順勢而成。對國際經濟發展的趨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對國際匯率變化的動態要了解;第二,到異國異地去投資,首先要深度的知情和融合,盲目進入,也是失敗的原因;第三,對中國企業來講,更重要的是要創造出好的品牌、好的産品和好的服務模式;第四,走出去、國際化對中國企業是一個考驗,也是中國企業面臨的一個發展高地。需要中國的企業堅定不移地佔領這個高地,堅持走出去,堅持國際化。

  王文彪:轉方式、調結構為非公經濟發展提供機遇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起來。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重申“兩個毫不動搖”,強調“三個沒有變”,必將轉化為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得強大物質力量。

  在經濟“新常態”下,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空間與機遇在哪?對此,全國政協常委王文彪表示,轉方式、調結構給非公有制經濟,包括中國經濟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王文彪指出,具體來説有三方面:第一,區域發展的機遇。國家接二連三齣臺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包括東北振興、西部振興,特別是“一帶一路”,這是上百萬億量級的重大的投資和市場;第二,供給側改革的機遇。我國家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重要的消費大國之一,中等收入人群位居世界之首,且收入人群每年增長在20%以上,這意味著我國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第三,綠色發展機遇。這是我國未來經濟的必然趨勢。“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生態優先戰略”都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這些戰略發展空間廣闊。

  徐冠巨:服務業是我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其中服務業發揮著重要穩定器的作用。2012年,服務業現價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45.5%,首次超過第二産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産業。2015年,服務業在國內生産總值中佔比50.5%,撐起半壁江山。

  對此,全國政協常委徐冠巨表示,服務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是我國未來經濟的增長極。其中,生産性服務業是全球産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與製造業的發展相輔相成。

  徐冠巨提出,根據現有資料估計,我國生産性服務業佔GDP比重約15%,而西方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例如德國,為45%-50%,因此,這一數據與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的地位是不相適應的。

  徐冠巨呼籲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援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加快提高生産性服務業的水準。他舉例道,如果中國的生産性服務業提高10個百分點,就有12萬億的增長空間,可以帶來2500萬人的就業。

  因此,通過生産性服務業的全面發展,重塑中國製造的産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將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帶來巨大的動力,牽引和支撐中國製造邁向強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