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字號:  

“存款保險”保不了紙黃金 國債對存款替代能力提升

  • 發佈時間:2014-12-03 08:47:5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記者調查發現 降息後一週以來銀行理財産品量價齊跌

  隨著降息和存款保險制度的草案公佈,記者發現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和發行量價齊跌。專家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未來貨幣基金收益率將在3%附近波動,而銀行理財産品年化預期收益率未來也將會跌至5%以下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存款保險覆蓋存款類金融機構吸收的人民幣和外幣存款,但並不包括銀行的理財産品等投資類資金。因此,投資者在選擇時一定要關注理財産品的收益類型、風險評級等資訊,不能盲目追求收益率而忽略了風險。

  此外,銀行平臺交易的紙黃金也不在被“保險”之列,由銀行代銷的基金、信託甚至貴金屬投資等也不在理賠範圍內,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這些投資的“剛性兌付”都將被打破。

  國債具有主權信用,安全性無憂,銀行僅是承銷渠道。因此,國債是無風險投資最後的“堡壘”。業內分析,其對存款的替代能力將大大提升。

  專家提醒

  ●國債具有主權信用 收益未降 安全性高

  ●“紙黃金”虧了、沒了、報錯了都不“保險”

  ●未來理財産品將不計入存款保險

  ●投資不能只看收益須警惕風險

  紙黃金:存收益率波動、銀行經營、報價錯誤三大風險

  銀行平臺交易的貴金屬産品分為兩類,一類是貴金屬實物産品,是銀行代理其他貴金屬公司銷售的,比如熊貓金幣、投資金條;另外一類就是紙黃金、紙白銀,是銀行自己發行的,出身與銀行理財産品類同。兩類産品目前均不在“存款保險”保障範圍內。

  此外,廣州日報記者從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的高管處了解到,即使是紙黃金,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太可能成為被“保障”的對象。

  從紙黃金的交易規則來看,這就是一種浮動收益型産品。類似浮動收益型産品,其“收益率”是無法被保障的,資金損失是由投資者自己承擔的。

  紙黃金的風險並不僅在收益率波動方面,還存在銀行系統風險。一家銀行如果倒閉了,其平臺的紙黃金是不會被剛性兌付的;倒閉之前,如果其報價脫離了國際金價,自行暴跌,也得由投資者自己承擔。這就類似賭場倒閉了,賭客無法追回賭資一樣,與存款遇到類似“厄運”的結果會完全不同。

  最後,紙黃金還存在系統報價風險。2008年以來,紙黃金報價錯誤的事件多次在銀行交易系統出現;某家大型商業銀行,曾在長達4個小時的時間裏,將人民幣與美元報價混淆,之後採取了凍結客戶資金的做法追討銀行自己的損失。

  而如果客戶因此報價錯誤而出現了下單失誤,其鉅額損失並不一定會追討回來。部分商業銀行在與投資者簽訂的紙黃金投資協議書上,都將多處系統風險造成的損失寫明瞭是由客戶自行承擔。

  不過,對於具有放大功能的貴金屬T+d與存在貯存風險的金條、金幣,紙黃金具有交易便利、無持倉費用、手續費低廉等優勢,銀行倒閉、報價出錯畢竟是小概率事件;現階段貴金屬熊市,紙黃金又可雙向操作,是很多業內人士極力推薦的性價比最高的黃金産品。

  理財産品:

  不在保險範圍內

  剛性兌付被打開

  如果説,存款保險制度為存款人上了一道保障,那麼與此同時,理財産品的“剛性兌付”外衣卻被撕去,銀行平臺交易的紙黃金命運類同。

  未來存款保險覆蓋存款類金融機構吸收的人民幣和外幣存款,但並不包括銀行的理財産品等投資類資金。

  近年來,越來越多持卡人將理財産品視作存款的替代品,並沒有考慮風險。據了解,這部分並不在理賠範圍,因此一旦發生風險,銀行是不會進行賠付的。

  在記者連日來的採訪中,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存款保險的推出將推動銀行理財産品打破剛性兌付,理財産品將實現買者自負。

  “此外,包括銀行代銷的一些信託、基金、保險甚至是貴金屬等其他投資,銀行事實上也是不予保護風險的。”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前出現一些部分銀行兜底理財産品等事件,也是銀行出於聲譽風險考慮。但是未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這種剛性兌付被打開,金融市場趨於正常化,投資者不能不顧風險。

  昨日距降息已有十天,數據顯示,根據優選財富投資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降息後一週發行數量較降息前一週下降15%,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也高達7%。從分類産品看,降息後保本型固定型理財産品的發行數量有所提高,保本浮動性和非保本型産品的數量均有大幅下降。

  分析認為,這與市場預期我國進入降息週期有關。進入降息週期後,期限稍長的固定收益類産品將會繼續受到市場熱捧,而對浮動收益的産品來講,因受降息預期的影響未來收益率不確定性較大,所以在發行數量上反映比較明顯。

  此外,從降息之後各類型産品的收益率看,對於保本型的銀行理財産品來講,短期理財的收益率有小幅下降,記者對比發現,中長期收益率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而目前的3~6個月的理財産品平均年化預期收益率在4.39%,6個月~1年的理財産品平均年化預期收益率在4.6%,其他類型産品的整體平均收益率較降息前也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國債:提前鎖定長期收益

  流動性優於定存

  截至11月,今年的儲蓄國債發行已收官,共計發行國債3200億元。隨著資金面持續寬鬆以及宏觀經濟風險加大,穩健型投資者重新青睞國債。

  目前,儲蓄國債共有三個期限品種,其中一年期儲蓄國債票面利率為3.60%,三年期品種票面利率為5.00%,五年期品種為5.41%。雖然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國債與定期存款的利差逐漸收窄,但目前來看,國債在收益率上仍有一定優勢,在降息通道中,有業內人士預計,明年或仍有一到兩次降息,因此購買國債可提前鎖定收益。

  理財專家指出,雖然目前購買國債和存定期的利差已縮水,但收益仍是高於定存。在儲蓄國債到期前的整個存續期內,面值穩定並隨著時間增加而自然獲取利息,即使未來降息也不會影響國債收益。

  更為重要的是,未來隨著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相對於以銀行信用做擔保的定期存款而言,未來國債或成為無風險投資最後的“堡壘”,因此其對存款的替代能力將大大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客戶在購買之前要考慮三到五年內是否有流動性問題。不過,從流動性上看,儲蓄國債也優於定存,因為儲蓄國債可按規定提前兌取現金,而且持有滿6個月後,提前兌取可以分檔計息。

  根據財政部的規定,投資者提前兌取本期國債按實際持有時間和相對應的分檔利率計付利息,具體為:從購買之日起,本期國債持有時間不滿半年不計付利息,滿1年不滿2年按3.47%計息,滿2年不滿3年按4.49%計息;5年期本期國債持有時間滿3年不滿4年按4.99%計息,滿4年不滿5年按5.13%計息。

  國債雖保本保息,但可能面臨利率風險,即央行一旦上調基準利率,已購買了國債的投資者收益相當於當期新發國債的收益率水準而言,就會顯得不划算。

  政策性金融債:

  安全性較高 利率高於定存

  今年以來,國開櫃檯債一年期品種利率定在4.5%。而分析人士指出,國家開發銀行作為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具有準主權信用,其發行的債券安全性較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