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字號:  

眾巨頭搶食智慧手錶市場 用戶需求痛點仍待解決

  • 發佈時間:2014-09-03 10:16: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近日,蘋果被曝將在9月9日的新品發佈會上推出首款智慧可穿戴設備iWatch手錶。與此同時,三星、LG電子、摩托羅拉等也將在IFA柏林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發佈新一代智慧手錶。不難看出,不同於往年,今年的9月將不只是智慧手機的鏖戰,智慧手錶領域也將掀起一陣風浪。只是,儘管巨頭進場,智慧手錶面臨的用戶需求痛點能否解決仍是個未知數。

  一大波智慧手錶新品來襲

  “果粉”們千呼萬喚的iWatch智慧手錶有望在9月面世,iWatch配置參數及價格在多方爆料中有望最終揭開面紗。據悉,iWatch或配備1.5英寸螢幕,支援觸控操作,採用藍寶石材質鏡頭蓋,能夠與iPhone、iPad和Mac電腦等蘋果其他産品進行整合,整合Siri智慧語音助手。更為重要的是,iWatch將支援iOS 8整合的HealthKit平臺,向用戶提供健康相關的數據。作為靠iPhone和iPad引爆智慧手機、平板革命的蘋果,自然被業界寄予顛覆智慧手錶行業的厚望。

  除了iWatch,三星、LG電子兩家韓係廠商也不甘心做旁觀者。8月底,三星電子發佈了新一代智慧手錶Gear S,它搭載了三星自家的Tizen作業系統,最大的賣點在於可獨立撥打、接通電話。這意味著,就通訊功能來説,Gear S可獨立於智慧手機使用。

  同樣,LG電子也搶在蘋果前,將在本週開幕的IFA柏林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推出新一代智慧手錶G Watch R,在外觀造型設計上更像一塊手錶,採用了圓形顯示屏,搭載高通驍龍處理器,這向業界釋放出信號——上游供應商可提供360度圓形螢幕。

  由此可見,今年9月將有一大波智慧手錶新品來襲,不同於以往,蘋果的首次入局將成為最大的看點。

  吸引力不足用戶難買賬

  儘管蘋果的進入腳步越來越近,但就目前曝光的iWatch配置及功能來看,似乎並沒有令消費者興致亢奮的點。實際上,這也是一直以來智慧手錶面臨的尷尬處境,大小廠商吆喝造勢,但用戶剛性需求尚未培養起來,也就是智慧手錶在功能創新中並未打到用戶的痛點。

  從市場上現有的智慧手錶來看,這些産品大多通過藍芽等技術與智慧手機相連接,相當於智慧手機的“第二個螢幕”,支援接聽電話、閱讀短信、日期時鐘、拍照等簡單功能。然而,多名消費者反映,“既然智慧手機均可以實現這些功能,不願再購買智慧手錶,而且智慧手錶外觀普遍並不時尚美觀”。

  對此,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智慧可穿戴設備可能會“很難賣”,即使蘋果推出該産品,恐怕也不會像iPhone、iPad那樣引起轟動、很容易賣給消費者,包括他本人在內,不會輕易下單購買。

  業界專家也指出,智慧手錶難賣,是因為它目前充當的僅是智慧手機的附件,它需要一些智慧手機所不具備的特定功能才會有吸引力。如果只是一個藍芽附件,那就屬於藍芽耳機範疇,只不過多了可穿戴和展示功能。

  用戶需求培養需長時間

  “萬事不俱備,東風卻吹起來。”博思諮詢CEO龔斌如是形容當前的智慧手錶市場。他指出,現在這一領域資本市場和硬體廠商很熱情,但市場的最重要一環——消費者卻很冷淡,也就是説,對消費者來説可穿戴設備處在一個可有可無的地位,需求並不強烈。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智慧手機集萬千功能于一身,當仁不讓地成為用戶的第一電子設備必需品。即使如三星Gear S打出了獨立撥打接聽電話的功能,試圖擺脫手機配件的身份,然而,不少消費者認為,與使用手機打電話相比,智慧手錶一來便捷性優勢不明顯,二來通話品質不一定能保證,而且“對著手表打電話感覺很怪”。

  除此之外,大螢幕已成為主流趨勢,而智慧手錶普遍1.3-1.5英寸的螢幕顯示並不符合消費者的習慣。

  顯然,用戶需求需要一個長時間的培養期,智慧手錶落地普及為時尚遠,目前恐怕只能局限于“極客”等非主流的科技發燒友或者時尚方面相當小眾的市場。而大眾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産品的認知、接受需要一個培養的過程,樂觀來看這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故有觀察人士建議,儘量不要對蘋果iWatch抱太大期望,否則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