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我國經濟實現較好開局之一:經濟運作平穩,穩在哪?

  • 發佈時間:2016-05-17 08:33:0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目標,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民生事業繼續進步;1—4月國民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積極變化不斷累積,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

  經濟運作平穩,穩在哪?結構結構優化,優在哪?民生持續改善,改善在哪?請看梳理:

  經濟運作平穩,穩在哪?

  經濟指標平穩

  1—2月、3月、4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4%、6.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2%、10.5%、10.1%,固定資産投資同比累計分別增長10.2%、10.7%、10.5%,波動中平穩向好。4月份這些指標增速雖較3月份略有回落,但考慮到工作日因素(3月份工作日比去年同月多一天,4月份工作日比去年同月少一天)及其引起的基數效應,與一季度相比仍是平穩的。

  財政政策積極

  近年來,面對持續下行壓力,宏觀決策保持戰略定力,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沒有搞強刺激和大水漫灌,而是創新宏觀調控,實施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抉擇、精準施策,保證了國民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一是財政政策加力增效。財政收入平穩增長,1—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8個百分點。財政支出進度加快。1—4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12.4%,增速快於同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佔全年預算支出的28.3%,比上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增支與減稅一起發力,體現了財政政策的積極性。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70%左右。有效投資起到了補短板作用。通過實施重大工程包、下撥專項基金以及擴大債務置換規模等方式,將有限的財政金融資金主要投向公共服務與産品、資源環保、新興産業等領域。1—4月份,水利、交通、資訊等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9.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8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快8.5個百分點;服務業和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2.4%和15.1%,增速分別比全部投資快1.9和4.6個百分點。

  貨幣政策穩健

  貨幣政策鬆緊適度。貨幣供應量增速回落。4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別回落0.6個和0.5個百分點。從總體上看,貨幣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仍是平穩正常的。融資成本下行。3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30%,與上年12月份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1.26個百分點。信貸投向更趨合理。加強相機調控和定向調控,促使信貸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和棚改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4月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4.1%,比社會融資規模增速高1個百分點;佔比為67.3%,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這些都體現了貨幣政策的穩健運用。財政、貨幣、産業等宏觀政策理念、方式和工具的創新,提高了宏觀調控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精準性,有力地促進了投資和消費需求回升,穩住了增長,也保住了就業,穩定了居民收入。

  市場活力有效激發

  今年以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不斷深化,投資審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事中事後監管持續加強,“營改增”有序展開,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積極推進,市場主體的潛力和活力得到有效激發。一是市場主體大幅增加。1—4月份,新登記企業157.2萬戶,同比增長27.5%,平均每天新登記1.3萬戶。其中4月份新登記企業50萬戶,掀起一個創業小高潮。新登記的服務業企業佔總數的80%左右,帶動了服務業較快發展。1—4月份,服務業生産指數初步測算同比增長8.3%左右。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邊際效應開始顯現。去産能方面,1—4月份,粗鋼産量同比下降2.3%,原煤産量下降6.8%。去庫存方面,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2690萬平方米,比3月末減少826萬平方米。去杠桿方面,3月末,佔全部工業産值90%左右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成品存貨同比持平,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7個百分點;資産負債率為56.9%,比上年同期降低0.3個百分點,杠桿率降而未升。降成本方面,企業負擔切實減輕。去年以來降稅清費為企業減負超過4000億元。自5月1日起“營改增”全面推開後,預計全年將為企業減輕稅負5000億元。三是企業效益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3422億元,同比增長7.4%,扭轉了上年全年下降2.3%的狀況。

  微觀經濟主體發展活躍度明顯提高

  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6年經濟社會政策五大取向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重點任務,將社會預期引導到改革創新和穩中求進上。今年3月份召開的兩會審議批准了《政府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聚焦改革發展,指明今後五年的發展思路和方向,增強了各方面對我國經濟近期穩中有進和長期向好基本面的認識和信心,對市場預期穩定提升起到了重要引導作用。3、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結束了去年8月份以來的收縮狀態,進入擴張區間,分別為50.2%和50.1%,其中新訂單指數上升到去年以來的高點。與此同時,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月度同比降幅連續4個月收窄,4月份PPI同比下降3.4%;3月份PPI環比在連續幾年下降的基礎上首次出現上漲,4月份環比又上漲0.7%,這些積極變化表明企業家對未來發展信心趨於增強,生産活動趨於活躍。(據《人民日報》梳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