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供應鏈金融將成萬億級市場

  • 發佈時間:2016-05-16 08:0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閆瑾  責任編輯:潘雯

  國內經濟持續下行,資産荒愈演愈烈,網貸行業風險事件頻頻爆發,不僅網貸行業需要安全性更高的資産,不少企業也需要更多的融資渠道,供應鏈金融成為不少平臺發展的重點領域。“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左右,銀行、上市公司、電商以及在風口的P2P平臺爭相佈局。就P2P平臺而言,通過五種方式,有20多家已經深度佈局供應鏈金融,涉足的行業以製造業、零售業為主”,在網貸天眼與中瑞財富聯合發佈的《2016網際網路+供應鏈金融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樣預測。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創新與風險治理中心負責人楊東認為,在當下按照供應鏈、産業鏈體系才能夠有效做好風控,既比銀行成本低又能保證盡調、風控安全審查,雖然不可能大規模做,但在供應鏈體系裏對相關企業、數據情況比較了解才能真正做好風控。

  中瑞財富副總裁李維娜表示,網際網路理財呈現碎片化、便捷、高效的特點,供應鏈金融作為眾多資産類型之一,具有融資頻次高、依賴核心企業信用、週期短等特點。隨著行業發展,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不同風控手段、更多參與主體、更多服務機構和監管政策等的出現,但不論怎樣發展,技術和供應鏈金融的結合是一直堅持的。

  不過,供應鏈金融領域也有不少痛點,其中一點就是如何判斷項目是否有自融風險。李維娜表示,“融”這個動作的完成首先有有效的法律文本,二是資金流轉要完成。判斷項目是不是自融有兩方面,一是真正的資金用到哪兒;另一個方面則是從還款義務人角度判斷。對於如何防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伍旭川直言,網際網路金融風險防範需要建立立體的風控體系,包括企業監控、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第三方監控為一體。在政府監管方面,更快出臺監管細則,實現風險監管全覆蓋;加強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提示;建立從業機構的市場化風險處置和市場退出機制;建立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和風險防範要求的長效監管機制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