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IMF報告將中國經濟增長上調0.2% 成唯一亮點

  • 發佈時間:2016-04-15 07:47: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高偉東  責任編輯:王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當日發佈《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增長仍在繼續,但增速十分緩慢,世界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因此上升。IMF預計,全球經濟活動的回升將更為緩慢,2016年和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分別為3.2%、3.5%,較今年1月份預測分別下調了0.2和0.1個百分點。IMF總裁拉加德在近期的講話中警告,全球經濟復蘇仍然太脆弱,低增長若長期持續,將給許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政治穩定造成破壞性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較今年1月份的預測,IMF對全球主要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都有所下調,唯獨上調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測,中國經濟成為這份報告中的“唯一亮點”。IMF預測,中國2016年和2017年經濟增長分別為6.5%、6.2%,均較今年1月份的預測上調了0.2個百分點。

  對此,IMF經濟顧問兼研究部主任莫裏·奧伯斯費爾德在報告新聞發佈會現場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調高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是因為IMF對中國政府有信心,相信中國政府會採取有效政策措施,保證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達到6.5%的水準。奧伯斯費爾德認為,中國正經歷一個重要且複雜的經濟轉型過程,轉型後的中國經濟將更依賴消費和服務業的增長,這是一種更可持續的增長,這一過程將使中國和世界受益。

  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一是全球金融動蕩可能再次出現,可能導致企業資産負債表進一步惡化;二是如果全球油價長期低迷,石油出口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將受到影響;三是包括地緣政治衝突、政治分歧、恐怖主義、難民和全球流行病在內的許多非經濟因素衝擊,對相關國家、地區構成威脅,如果放任不管,可能對全球經濟活動産生顯著的溢出效應。

  報告強調,應從結構性調整、財政政策支援、貨幣政策完善等方面“三管齊下”,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提升需求和供給潛力,促進全球經濟在短期和長期的增長。就發達經濟體而言,精準確定改革的優先次序至關重要。當下,伴隨財政刺激的改革最有價值,包括削減勞動稅、增加研發投入、加大鼓勵勞動力市場發展的公共支出等,還應大力推行提升企業競爭力和便利創業投資的市場改革。在許多發達經濟體中,寬鬆的貨幣政策對支援經濟活動和提升通脹預期至關重要。

  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而言,貨幣政策必須克服匯率貶值對通脹和私人部門資産負債表的影響。為應對貿易下滑挑戰,應適當採取靈活匯率政策。同時,要營造良好、穩定的金融環境,使貨幣、財政和結構改革政策發揮最大功效。

  報告最後發出警告稱,無論對於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通過開展合作來提高全球金融安全水準、強化全球監管體制,對實現穩健的國際金融體系十分重要。各國政策制定者需要制訂應急預案和集體措施,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全球經濟下行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