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去産能攻堅戰打響 中央政府斥資千億用於職工安置

  • 發佈時間:2016-02-25 14:36: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國工信部副部長馮飛25日透露,中央政府決定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資金規模是兩年1000億元,用於化解過剩産能、處置僵屍企業過程中的職工安置。這意味著,面對産能過剩的難題,中國政府拿出真金白銀打響攻堅戰。

  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産能居五大任務之首。今年年初,國務院發佈鋼鐵煤炭兩個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

  “總的原則是市場倒逼、地方組織、中央支援,主要關注的問題就是要在結構調整中妥善處理職工安置,因為這個過程會涉及到職工失業。”馮飛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佈會上説。

  他説,專項獎補資金就是用於職工安置,解決好職工的轉崗、技能培訓等問題。結構調整中還會涉及到資産處置,對不良資産主要採取市場化辦法來處置。

  當前,産能過剩猶如“惡性毒瘤”,成為當前中國經濟最迫切需要醫治的病症。“過剩行業企業不僅佔用了大量的資源,使得有限的資源沒法用到代表中國經濟未來方向的新興産業中去,而且還可能帶來信用風險,並傳導到其他領域。對此,政府必須痛下決心予以解決。”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説。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説:“過去那些低端附加值以及能源消耗量大的企業要加速退出市場,特別是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和先進技術的‘僵屍企業’,必須退出市場,這是不能有任何猶豫的。”他認為,化解過剩産能必須從解決‘僵屍企業’入手,通過關停並轉,用産權轉讓、關閉破産等方式加快清理退出。

  據了解,推進“僵屍企業”退出以及過剩産能有序退出,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信部共同負責。在官方定義中,所謂“僵屍企業”,是指已停産、半停産、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

  中國官方明確,在處置僵屍企業的過程中,要多兼併重組,少破産清算。在馮飛看來,重組要靠市場機制來推動,而不是政府拉郎配。在政策設計時,主要考慮激勵機制、引導機制等機制設置,使企業更有重組意願。政府主要是解決市場障礙,如完善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等。

  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信部正聯合製定處置僵屍企業的實施方案,總的思路是: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原則,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通過兼併重組、債務重組乃至破産清算,積極穩妥推動“僵屍企業”退出。

  馮飛説,地方要停止對“僵屍企業”的授信,銀行也要區別情況,停止續貸。同時,要加強環保、能效、品質、安全、技術等方面的執法,依法依規倒逼“僵屍企業”加快退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