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資深打工仔“東南飛”:出國五年比國內十年掙得多

  • 發佈時間:2016-02-16 07:28:0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周恒  責任編輯:王斌

  資深打工仔“東南飛”:出國五年比在國內十年掙得多

  路修好了,人卻少了;房子蓋寬敞了,大部分時間卻是空蕩蕩的。如果回家的時間不是春節,在村裏很難湊齊四個人打麻將。在外打工15年,儘管曹永輝每年至少回老家一次,但劇烈變化的村莊讓他越來越感覺陌生。

  33歲的曹永輝來自務工人員輸出大省河南,除了是三個女兒的父親,他另外一個身份是幾百號越南工人的領導。自2000年廣州“出道”以來,他就在一家台資鞋廠上班。隨著這個勞動密集型工廠的遷移,曹永輝的工作地點也多次轉換。5年前,他從福州調到了越南清化省。

  在越南工作一年後,曹永輝在老家縣城買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子。現在,他和妻子都在越南工作,是讓當地人“羨慕嫉妒恨”的“中乾”(來自中國的幹部),兩人月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廠裏當地工人的平均工資則在1100元左右。

  不過,曹永輝時常感覺“給人打工的日子過夠了,”準備再幹兩年攢一筆錢回老家自己做事情。但是回家幹什麼?他一直沒有頭緒。其實,“幹兩年回家”這種想法,他五年前剛到越南時就有,只是迫於生活壓力一直都沒能實現。

  被“掏空”的農村

  在曹永輝的老家臨潁縣曹莊村,他是較早南下打工的人。彼時,村裏人主要收入來自務農,外出務工的多是毛頭小子。

  大概五六年前,曹莊村和附近幾個自然村的農田開始被人幾百畝甚至上千畝地承包,農村的勞動力開始全面被解放。外出打工的人發現,在田裏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還抵不上在外打工兩三個月的工資。

  十里八鄉的村民很多成了遷徙的候鳥,只有春節期間才回家過年。雖然村裏路修好了,房子寬敞了,但人卻越來越少了。小時候經常洗澡摸魚的池塘,不知道什麼時候已被垃圾填滿,一到夏天就散發出刺鼻的臭味。

  距離曹莊村一公里遠的大周村,是鎮上較早進行新農村建設的自然村,前兩年一口氣修了一百多套商品房,房價賣到1200多元一平方米,但八成以上都沒能賣出去。“房子賣不出去,今年春節前開始搞促銷,一平方米降到900元,但還是沒人買。”一名當地村民向記者表示。

  有錢的村民,基本都像曹永輝一樣,在縣城購買了房産。臨潁縣城的房價,也已經漲到3000元一平方米。而七八年前,同樣地段的房價不足千元。“現在農村結婚,很多女方要求男方必須在縣城有一套房子。”一位大周村的村民説,村裏至少有三成的家庭在縣城或省城買了房子。

  “如果不是春節,平時老家很少有人,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了,感覺村裏像被掏空了。”在曹永輝看來,年輕一代早已沒有了務農意識,願意回去的人越來越少,農村仍會加劇衰敗。

  在曹永輝老家人大批外出務工的同時,遠在福清市遠郊的洪寬工業村開始騰飛。曹永輝2002年從廣州到洪寬工業村時,那裏還相對荒涼。很快,他所在的台資廠商在福清建立三個硫化鞋代工廠,員工達七八千人。而周圍像這樣的廠商,還有幾十家。

  大量廠商的入駐和來自全國各地工人的涌入,極大地刺激了當地經濟的發展。2010年曹永輝從福清分廠調到越南分廠時,洪寬工業村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已超過100億元,是2005年的5倍多。

  回老家的想法一直在

  曹永輝從業15年的遷徙,幾乎和他所工作的台資廠商同步。該廠商2000年前後在廣州起家,最初租用其他廠家一條運動鞋生産線,給國外運動鞋品牌做代工,隨後生意越做越大,並在廣東修建數個分廠。2002年,該廠商入駐洪寬工業村,並很快發展了3個分廠。

  2009年後,東南沿海地區開始面臨用工荒,勞動密集型的鞋廠同樣“在劫難逃”。當時,包括曹永輝在內的很多中層幹部都有招工任務,甚至要返鄉招工。

  也就在那時候,該廠商開始向另外兩個方向遷徙。一個方向是曹永輝的老家河南,2010年開始,該廠商先後在河南中部的舞陽縣、舞鋼市等地建了三個分廠;另一個方向是越南,該廠商2010年後開始在越南大規模建廠,目前在越南的分廠已有十多個。

  據曹永輝介紹,他剛調到越南工作的時候,“那裏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週末出去喝個酒都要走幾公里路,而且工人不好管理,經常罷工。”最近兩年,這位老闆的生意在越南越做越大,員工加起來有十多萬人。外資廠商的加速入駐,也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我們現在工作那個地區,就在向當年的洪寬工業村方向發展。”曹永輝説。

  知情人士透露,像近年來的大多數勞動密集型企業遷移一樣,曹永輝的廠商遷徙是為了節省勞動力成本,“在洪寬工業村分廠一個普通員工月薪大概四千,在河南分廠大概兩千,在越南大概一千齣頭,而四五年前這個數字是四五百元。”目前,該廠商在福清的3家分廠關了2家,剩下的1家招工仍很困難。

  該廠商在越南的中層幹部大多來自中國。曹永輝介紹,他和妻子的月薪都在1萬元以上,比在國內時高出一大截,出國這五年,比之前在國內十年掙的錢還多得多。

  不過,曹永輝心裏面還是想著“回家”。他介紹,4年前他曾錯過一個機會,當時老家有個朋友邀請他一起到成都做木材生意,家人擔心做生意賠錢,加上他當時剛買了房子缺錢,就沒有舍得放棄現在的工作,“當初邀請我一起做生意的哥們,在成都賺了幾百萬,給別人打工永遠發不了財,在外邊打了這麼多年工,我也幹夠了,再掙兩年錢就回來自己幹。”

  至於幹什麼,他仍沒有想好。“這次肯定要回來了,大閨女馬上就要上初中了,再不回來一晃眼她就初三了。”在外邊打工時他最擔心的,是在老家的三個女兒。

  實際上,近年像曹永輝這樣想“回家”的外出務工者不在少數,因為成千上萬的外來務工者在他們所工作的城市無力買房。河南省統計局官網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河南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選擇到省外務工的比例從2012年的47.4%,下降到2013年的43.6%,這個數據到2014年下降到39%。與之相對應的是,選擇在本地(本縣、本市)務工的比例則在上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