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1月份PMI今日公佈 機構預測將小幅回落

  • 發佈時間:2016-02-01 07:54:3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蘇詩鈺  責任編輯:李春暉

  專家表示,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基礎上偏向寬鬆,整體保持低通脹概率大

  主持人沈 明:1月份已經結束,2016年首月的重要經濟數據PMI、CPI等披露在即,數據的亮點會有哪些?機構和專家對這些數據的預測是怎樣的?對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有哪些?本報今日聚焦這一話題。

  商務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臨近春節物價季節性上行,雨雪天氣推升食品類價格,1月份前三周食品價格漲多跌少,多位專家預測,2016年1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在1.8%-2.2%之間,較上月明顯回升。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春節因素拉動服務價格小幅上漲,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在1%到1.2%之間。1月份翹尾因素1.39%,是全年最高值。綜合判斷,2016年1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1.8%-2.2%之間。

  中科院預測中心預測, 2016年CPI全年大約上漲1.8%,預測區間為1.5%-2.0%之間;PPI和PPIRM全年分別下降4.3%和5.7%;預測區間分別為2.4%-6.1%和3.0%-7.9%之間;預計2016年上半年三大物價指數繼續走低,下半年CPI漲幅上升,PPI和PPIRM降幅縮小。

  中科院預測顯示,2016年,受平穩上漲的消費需求、持續寬鬆的貨幣環境、溫和上漲的房地産價格等因素影響,物價水準將繼續上漲;價格機制改革推進,企業生産成本居高不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觸底回升也將推動物價水準上漲。

  但持續過剩産能、較低的生産價格預期和中間交易約束限制等將抑制物價上漲程度。同時,國際多邊投資和貿易協定、世界經濟走勢、國際事務及自然氣候條件亦給中國的物價走勢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此外,有多家機構預估的我國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平均將小幅回落至49.6,顯示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政策寬鬆趨勢不變。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張一平表示,1月份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明顯,過年停工對企業影響比較大,同時,企業生産活動也部分受到上周的極寒天氣影響。實體經濟沒有太多亮點,預計一季度業績還是下滑一些。與此同時,對1月份PMI的預測為49.5。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稱,1月份電廠耗煤繼續保持上升勢頭,這可能意味著製造業産出增加。另一方面,臨近春節,1月份就業指數一般季節性下降。綜合來看,PMI可能與上月持平。

  “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基礎上偏向寬鬆調節,但不會出現強刺激貨幣政策,基礎貨幣供應增速難以像2009年末至2010年初那樣高達30%以上,整體保持低通脹狀態的概率較大。”連平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