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吳敬璉:企業技術路線應由企業自主決定

  • 發佈時間:2016-02-01 07:40:4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吳敬璉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學術委員會主席、著名經濟學家

  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車輪開始加速轉動,不過在爆髮式增長的背後,地方保護主義、技術路線之爭等隱憂也開始日漸顯現,高強度、多層級的激勵性政策也滋生了“騙補”等行為。

  在日前召開的“2016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來自政府的代表、車企高層和行業專家對補貼政策、未來技術與政策走向、創新商業模式等諸多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討論,共同把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 動向展望

  讓市場作主

  吳敬璉(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學術委員會主席、著名經濟學家):政府不應直接介入企業技術路線的選擇,採用哪種路線並非政府所長,應當由企業自主決定。政府沒有能力確定哪一個産業、哪一種技術路線能夠取得成功。政府不要搞“拉郎配式”的産學研結合,不要包銷産品,避免競爭後補貼。資金支援要採取市場方式運作。

  陳清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從今年起補貼開始退坡,這非常適時。創新技術、降低成本離不開政策的支援,但是它更需要的是市場的激勵、倒逼和篩選。電動汽車發展的動力應該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政策雙向驅動,促進産業進入成長期。

  提高補貼門檻

  樓繼偉(財政部部長):要提高補貼門檻,突出對優勢企業的支援。要在整車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以及關鍵零部件技術上,大幅提高標準,達不到標準的企業不能獲得補貼。同時通過建立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對各種騙補和尋租行為給予嚴厲打擊。

  王秉剛(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個人判斷騙補的企業應該還是少數。騙補從特徵上來説分兩類:一、改裝車型騙補,將燃油車的發動機拿掉,直接添加電動系統;但這樣的改裝廠缺乏技術力量,無法實行規模化生産,所以數量較少。二、假賣,這種違法性質的做法應受到懲罰,個人認為應該取消這樣企業的生産資質。

  引入積分交易制

  辛國斌(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國家在補貼政策方面要逐步退出,企業的內生動力要作為産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我們準備採取新能源汽車積分和傳統能源汽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掛鉤的方式,來鼓勵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

  樓繼偉:美國加州零排放汽車的政策以及積分交易制度,是特斯拉電動汽車走向成功的關鍵制度,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財政部對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機制反覆論證和研究過多次,已經有成形的思路,這項制度有技術中立、獎懲結合、可持續等諸多好處。另外比起排污權交易來説,積分交易制度比較好監控一些。排污權交易如果沒有對排污有公平一致的測量以及嚴格的執法懲罰,就不可能産生相關權益的交易。

  - 模式發展

  “鼓勵新加入者”

  趙福全(清華大學汽車産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未來的汽車製造會形成技術依賴於産品、産品依賴於客戶體驗、體驗又有應用場景的態勢,再有兩個催化劑是商業模式和金融杠桿,這六個元素需要協同創新。我認為國家的産業政策應該鼓勵很多以前沒有造過車、但未來業態需要的企業發揮更大作用。

  “計程車可考慮換電模式”

  王秉剛:一個小的換電站佔地面積是50平方米左右,可能與一些加油站面積相同,這樣的話我們就有可能在一些城市裏給換電站布點,主要提供給計程車使用。因為計程車一天要跑很多里程,如果花很長時間充電,從運作成本核算上也不合適,如果能夠快速換電,那麼對新能源計程車來説是一個好模式。

  - 車企有話説

  預測我國到2020年大巴和計程車將全面電動化;到2025年,貨車(物流車)全面電動化;到2030年私家車將全面電動化。

  ——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新能源汽車發展不能走過去傳統汽車工業“散、亂、小”的老路,市場化和法制化必須相互配合;要鼓勵市場資源向技術高、品質好、體系強的企業流動,用法制的力量來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壁壘,實現生産要素的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

  ——程驚雷,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産業將分化出兩種發展模式:第一種就是在傳統車身上搭載新能源動力,另一種則是以特斯拉為首的企業,它們以新能源動力為突破口,通過電動化、輕量化、智慧化、網路化集于一身的迭代産品和全新的商業模式,改變全球汽車産業的傳統思維方式。

  ——徐和誼,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希望政府加大支援力度,制定中長期的汽車産業政策,破除地方保護,支援智慧交通佈局,推廣充電基礎設施,支援中國品牌汽車向新能源、智慧化方向發展。希望行業組織發揮更多的作用,促進産業鏈協同,包括整車、零部件體系的相互促進,以及汽車産業與裝備材料製造業、資訊産業等行業的跨界融合。

  ——張寶林,長安汽車集團總裁、長安汽車副董事長

  在大力投資現有産品陣容的同時,我們更致力於走在中國電氣化技術的前沿。未來三至五年內,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計劃推出15款新能源車型,相信中國可以成為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的中心。

  ——海茲曼,大眾汽車集團董事、中國區總裁兼CEO

  寶馬正在推進電動行駛里程自動化項目,最終目標是將電動行駛里程作為新能源獎勵或處罰政策的基礎。技術上更為先進的解決方案是將車輛的位置、檢測設備與混合動力控制策略相結合,在車輛進入特定區域後,自動切換為電動行駛。

  ——康思遠,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CEO

  中國電動汽車全行業仍然有20%産能是空閒的,對於我們這種以用戶體驗和研發為核心的初創企業來説,與製造供應鏈端有優勢的大企業之間進行創新合作等方面,希望有關主管部門能夠給予支援,減少重復建設與重復投入,提升全行業的創新能力與效率。

  ——李斌,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