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2016年地方債將迎發行高峰: 新增債券或破萬億

  • 發佈時間:2016-01-14 09:21:10  來源:中國台灣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導讀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財政部官員釋放信號來看,2016年赤字率有望達到3%,市場普遍預計2016年赤字有望達到2萬億規模,新增赤字規模可能超過4000億元。

  此前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確定,階段性提高赤字率、三年左右完成存量債務置換,市場普遍預計2016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將在2015年放量發行3.8萬億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2016年地方新增債券規模包括納入赤字的一般債券,和納入基金預算的專項債券,兩者加總規模有望突破1萬億。

  1月13日,地方財政系統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地方新增債券規模突破萬億,分配到各省平均而言就是三四百億規模,相較各地穩增長推出的動輒千億、上萬億的項目而言是杯水車薪。除了債券發行,地方政府還得利用PPP、政府性基金等其他投融資方式。

  2016年地方新增債券規模,最終將由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確定;存量置換規模由各省財政部門自主安排,雖最終規模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旨在降低舉債成本的置換,規模恐不會低於2015年。

  有債券評級機構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就像2015年地方存量債券置換規模分三批分別下達,就考慮了市場的承受能力。2016年規模進一步增加,財政部、央行、銀監會等部門會對債券發行進行協調,應該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影響。

  新增債券或超萬億

  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緊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提出2016年及今後一個時期,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並加大力度,具體包括階段性提高赤字率,擴大赤字規模,相應增加國債發行規模,合理確定地方政府新增債務限額。

  2015年我國赤字規模為1.62萬億,赤字率約為2.3%,包括中央赤字規模1.12萬億和地方的5000億元。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財政部官員釋放信號來看,2016年赤字率有望達到3%,市場普遍預計2016年赤字有望達到2萬億規模,新增赤字規模可能超過4000億元。

  2015年新增赤字規模為2700億元,中央赤字分配到1700億元,地方為1000億元。

  有參加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往年新增赤字規模主要分給了國債,2016年地方分配比例有所提高。此外,地方專項債券發行規模也有所增加。

  2015年地方新增債券總計6000億元,包括納入赤字的5000億元地方一般債券,還有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的1000億元專項債券。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地方新增債券規模有望突破1萬億。不過,即便達到1萬億的規模,增幅接近翻番,債券融資規模離地方實際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財政面臨“穩增長”和“防風險”雙重壓力,在新增債券分配上也面臨兩難選擇。財政部出臺的地方債限額管理辦法指出,新增債券分配上要根據債務風險、財力狀況、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地區投資建設需求等,確定各省債務限額。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2015年地方新增債券分兩批下達地方,第一批債券分配時主要根據地方資金需求來分配;第二批債券則考慮到地區存量債務風險問題,部分債務高風險地區未分得額度。

  有中西部省份財政系統人士表示,中西部省份存量債務規模大,有些風險比較高,但是中西部地區穩增長、調結構也需要新增資金投入。

  市場消化問題不大

  財政部地方債務限額管理辦法要求,通過三年左右的過渡期,將通過銀行貸款等非政府債券方式舉借存量債務置換完畢。年度置換規模由省級財政部門在限額內安排。

  2016年地方置換債發行規模存在變數,造成機構對2016年地方債發行規模預測上很大的差異,區間在3.4萬億到7萬億之間。

  招商證券預測,因為2016年地方債到期規模為2.6-3.4萬億,這其中有2400億元債券(無需置換,只用續發),所以2016年存量債置換額度在2.4-3.1萬億,加上約8000億元新增債券,地方債總發行規模為3.4-4.2萬億。

  據全國人大預工委調研報告,2016年地方債到期規模為2.6萬億。但按照財政部“三年左右置換完全”的部署,部分存量債務可能未到期就會被提前置換掉。

  有地方財政系統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按照財政部的部署,要把一些高利息的債務置換成債券,減輕債務成本。

  據財政部測算,被置換的存量債務平均成本在10%左右,置換為債券成本降至3.5%,每年為地方政府節省利息2000億元。

  中金公司認為,2016年地方會加大置換規模。2015年底地方政府債務還有11.2萬億存量債務要置換,三年置換完,年均置換規模3.7萬億,再加上地方政府新增債務規模,2016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量能達到4.5-5萬億。

  光大證券認為,2016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考慮到在三年內完成存量債務置換,全年地方債發行額可能在5萬億至6萬億元。

  2016年地方債發行規模若進一步擴張到5萬億的規模,是否會對市場造成衝擊呢?

  中信建投指出,對於地方債置換的供給洪峰並不擔憂,因為其發行目的本就是為了降低地方政府的財務負擔,各部門也會配合。

  有評級機構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15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到3.8萬億,這個規模已經很大,但從市場接受度來看還可以。隨著貨幣 政策的放鬆,城投債等收益率在下行,地方債還有稅收優惠;另外,隨著地方債發行規模的擴大,市場流動性也有所改善——部分投資者對地方債還比較歡迎。

  上述分析師進一步表示,2016年到底置換額度能達到多少,政府部門也會綜合考慮市場反應。

  財政部表示,為避免地方競相發債對市場産生衝擊,財政部根據債務到期、債務風險等情況予以組織協調,並繼續會同人民銀行、銀監會等有關部門做好定向承銷發行置換債券等工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