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跨境支付系統即將上線 人民幣國際化再提速

  • 發佈時間:2015-09-24 07: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萬敏  責任編輯:張少雷

  昨日(9月23日),據多家媒體報道,央行已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的暫行規則下發至部分中外資銀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期即將在國慶假期之後正式上線,共有19家銀行獲得了直接接入CIPS的資格。

  目前,這一消息暫未獲得央行的確認。

  不過,一位股份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看的報道內容是可信的。CIPS的上線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加快,但從根本上講,人民幣實現國際化的進度仍要看資本項目開放的進度。

  跨境支付更便捷

  據悉,由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責任公司負責CIPS的運營;該公司已于7月31日成立並落戶上海,唯一的股東為央行清算總中心。

  除上述運營機構,CIPS的市場參與者分為兩類:直接參與者和間接參與者。直接參與者可直接通過CIPS辦理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業務;而間接參與者則必須委託直接參與者辦理相關業務。

  據路透社報道,共有19家銀行獲得了直接接入CIPS的資格。其中,中資銀行除五大行外,還包括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六家股份制銀行;八家外資行為匯豐銀行(中國)、花旗銀行(中國)、渣打銀行(中國)、星展銀行(中國)、德意志銀行(中國)、法國巴黎(中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中國)、東亞銀行(中國)。

  目前,人民幣跨境業務有三種清算模式,非別為境外清算行、境內代理行和非居民賬戶(NRA)。清算行和代理行為境外參加行進入人民幣大額支付系統(CNAP)提供“介面”。

  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CIPS是一個後臺系統,銀行的客戶在前臺的業務中並不會感到太大的變化;但對於銀行來説,直接接入清算系統而不必再通過代理行將減少資金運轉流程,效率更高,也更為安全便捷。

  不影響清算行業務

  在此之前,央行採取授權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建立人民幣清算行,當地的人民幣跨境業務必須通過央行指定的當地清算行來接入央行的人民幣清算系統。

  近幾年來,隨著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和人民幣跨境業務的增多,各家大行對人民幣清算行的爭奪也愈加激烈。“大型商業銀行的全球網路、系統穩定、人員充足這些優勢是中小行難以比擬的,也因此清算行基本上是指定大行擔任。”一位大行國際業務部門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CIPS上線之後並不會影響人民幣清算行的業務和區域重要性。一方面,大行提供的服務已經非常成熟;另一方面,境外人民幣清算行還擔負著建立和培育國際金融中心和重點地區的人民幣市場,以及搭建離岸人民幣市場清算網路的重任。

  目前,工商銀行已在新加坡、盧森堡、加拿大、卡達、泰國和阿根廷六個國家擁有由央行指定的境外人民幣清算行。建設銀行獲批擔任英國、智利2個國家的人民幣清算銀行。中國銀行則獲得央行授權,成為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和法蘭克福、巴黎、雪梨、吉隆坡、匈牙利及南非人民幣清算行,在央行指定的17家離岸人民幣清算行中佔有9席。

  根據中國銀行日前發佈的“2015年7月跨境人民幣指數(CRI)”相關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結算中的使用份額較上月提升0.25個百分點,達到2.34%,創歷史新高。其中,除中國內地以外,中國香港、英國、美國等三地的人民幣支付量增長最快,成為推動人民幣全球支付份額提升的重要因素。

  上述股份行人士認為,CIPS的上線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加快,但從根本上講,人民幣實現國際化的進度仍要看資本項目開放的進度;只有在人民幣實現可自由兌換之後,這個系統才能真正發揮全部的功能。從這個角度來講,指定清算行的做法也是一個過渡性質的安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