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上半年全球貿易量創6年最大降幅 缺乏激勵措施

  • 發佈時間:2015-08-28 01:00: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最新數據顯示,受需求持續疲軟和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全球貿易量的萎縮幅度達到金融危機以來最大。

  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CPB)編纂的《世界貿易監控報告》指出,第二季度全球貿易量比第一季度下滑0.5%,第一季度貿易量也下修至萎縮1.5%,使今年上半年的全球貿易量創下自2009年金融危機後開始銳減以來的最差紀錄。另外,與2014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貿易量也只增長1.1%。

  世界貿易組織(WTO)首席經濟學家庫普曼説,今年全球貿易放緩的主要原因包括歐洲復蘇停滯、中國經濟增速減緩,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運作如遭遇機械故障,某些國家的良好增長被其他國家的疲弱增長所抵銷。

  數據顯示,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出現增長減緩的態勢。發達國家增長依舊乏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6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經合組織成員國經濟增速為0.4%,略低於第一季度的0.5%,按同比計算則保持在2.0%。

  英國和美國二季度經濟增長率分別從一季度的0.4%和0.2%升至0.7%和0.6%。歐盟整體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穩定在0.4%,歐元區經濟增速相比一季度略有下滑,降至0.3%。其中,德國經濟增長略有提速,環比增速升至0.4%。義大利經濟增長略有放緩,從一季度的0.3%降至0.2%。法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陷於停滯。日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由正轉負,從一季度增長1.1%變為下滑0.4%。

  另一方面,據花旗新興市場經濟部門主管戴維·盧賓預測,今年的新興市場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應該會自2001年以來首次降到4%以下。匯豐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表示,很難看到出口將在未來五年裏成為亞洲經濟增長的引擎。

  此外,貿易量下挫很大程度上還來自於大宗商品的價格暴跌。日前,全球油價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自2009年3月以來首次跌破每桶45美元,較去年8月觸及的一年高點每桶103.19美元下跌56%左右。銅、鋁價格也跌至六年新低。

  從微觀指標來看,從亞洲到北歐集裝箱貨運價格上周再跌26.7%,至每個標準箱469美元。這條全球最繁忙路線的運價已經連續三周下跌,累計跌幅近60%。

  專家指出,當前貿易量下滑的背後是全球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尤其是來自中美兩國的變化將影響深遠。

  庫普曼説,全球經濟顯然正在出現結構轉變,全球貿易放緩可能只會持續一段時間。他説,原為出口導向的中國,希望轉型為以內需帶動增長,這對全球貿易有結構性的意義。

  庫普曼還説,正在改變能源供需狀態的美國也是如此,該國正轉型成能源凈出口國。製造商也決定縮短供應鏈,讓生産基地離美國更近。

  最近新興經濟體貨幣競相貶值,似乎為下一階段出口提升創造了條件。但專家指出,在全球需求普遍下滑、出口激勵措施缺乏的狀況下,匯率下跌短期也難使貿易量有可觀改善。

  消費類電子産品作為亞洲的主要出口之一,近來表現不佳。個人電腦行業持久而穩定的下降趨勢,對東南亞(硬碟等電腦組件的生産基地)是個壞消息,而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的出貨量在沒有新産品、中國市場國內廠商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近期也一直疲軟。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亞洲國家的出口問題並不只是國際競爭加劇——它也反映了全球需求低迷的現實。發達經濟體尤其是美國經濟的回暖表現,並沒有給亞洲工廠帶來更強的需求。

  不過,庫普曼表示,雖然全球化可能已達巔峰,但目前仍沒有跡象顯示會出現“去全球化”的趨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