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二師兄”救CPI難救PPI 穩增長基調難改

  • 發佈時間:2015-08-10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宏觀調控又有陷入兩難的可能。

  8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同比上漲1.6%,無論環比還是同比,均創下今年最高漲幅;豬肉則是拉動7月份物價上漲的最主要因素。

  與此同時,7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跌5.4%,創下2009年11月以來的新低,弱于預期,低於前值的下跌4.8%,且環比也大幅下跌0.7%,顯示工業品需求十分低迷,經濟回暖面臨價格阻力。

  宏觀調控怎麼辦?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的多位人士均表示,當前工業通縮形勢依舊嚴峻,豬肉價格上漲與4年前有很大區別,難以持續迅速上漲。但豬肉漲價不應成為阻礙政策寬鬆的理由,未來政策還是要在穩增長端加碼以抗通縮。

  豬肉漲價帶動CPI大漲

  從環比看,7月份食品價格上漲0.7%,非食品價格上漲0.1%。豬肉和旅遊價格上漲是CPI環比上漲的主要原因。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説,前期豬肉價格較低,養殖戶積極性不高,生豬存欄量減少,豬肉供應緊張,價格連續第三個月恢復性上漲,7月份環比上漲9.9%,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30個百分點。這意味著CPI環比上漲幾乎是“二師兄”一手導演。

  同比方面,7月份CPI同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還是7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6.7%,比上月擴大9.7個百分點,對CPI總指數的影響從上個月的0.20個百分點擴大到0.48個百分點。

  據農業部監測,7月份第4周,全國480個集貿市場活豬價格每公斤17.05元,連續上漲18周;豬肉價格每公斤26.10元,連續上漲17周。

  8月8日是24節氣中的立秋,按照北方習俗要“貼秋膘”。一位北京市區的肉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臨近立秋這樣一個時間節點,豬肉價格再次衝高。八里橋、新發地等市場目前白條豬的批發價格為每公斤24元,比上周漲了4%左右,豬肉價格已經達到了近兩年以來的最高點,比今年4月的均價上漲了五成以上。

  卓創諮詢報告稱,在多數食品類價格同比下跌的背景下,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對CPI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卓創監測的7月最後一週豬料比價為6.54:1,生豬養殖戶利潤相當可觀,本輪豬價修復性的上漲仍將延續。

  市場人士分析説,伴隨著3月中旬以來生豬價格漲幅愈來愈大的勢頭,養殖戶補欄或者説大量補欄是難以回避的問題。8、9月生豬存欄量或將小幅回升的態勢恐怕難以阻擋,雙節期間階段性出欄量有所增加,需求也進入了消費旺季,供需均有所增加,預計豬價國慶節之後或恢復常態。

  前述卓創諮詢報告認為,結合當前國內、國際宏觀市場環境來看,除了部分像豬肉、雞蛋等産品外,國內大宗商品價格仍呈現穩中偏弱的態勢,預計2015年三、四季度中國CPI大幅走高可能性不大,預計運作區間在1.5%~2.0%。

  PPI創下近六年新低

  更令人擔心的是PPI數據背後透露出的工業通縮預警。

  7月份PPI同比下降5.4%,降幅比上個月擴大0.6個百分點,已經連續41個月負增長,是2009年11月以來最大跌幅。

  石油和天然氣開採、黑色金屬礦採選、石油加工及煉焦同比降幅都超過20%,分別為下降34.6%、20.1%和21%,這三大産業的低迷,是導致PPI降幅比上月擴大的主要原因。此外,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煤炭開採和洗選同比降幅也分別達到18.3%、15.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PPI降幅擴大源自兩方面原因,一是大宗商品及國際油價下跌導致供給端價格下降帶來的輸入性通縮;二是經濟運作疲弱以及工業去産能壓力導致需求端持續低迷。

  CPI回暖,PPI卻大幅下降,讓經濟調控應該如何落子成為一大難題。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非食品通脹微幅下跌至1.1%,需求仍然薄弱。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再度走低加之國內需求不足,當前通縮形勢依舊嚴峻。豬肉價格上漲不應阻礙政策寬鬆,未來寬鬆應加碼以抗通縮。

  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貨幣政策觀望氣氛濃,9月美聯儲存加息預期,人民幣存貶值預期,資本面臨流出壓力,貨幣政策難以釋放顯著寬鬆信號,將更多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對衝外佔收窄和季節性流動性需求。“面臨下半年經濟再度回調壓力,穩增長越來越依靠財政發力。”

  國研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需求端低迷的內因更為關鍵。劉世錦説,按照測算,煤炭、鋼鐵等過剩的産能已經超出需求值20%~30%左右,只有按照這個幅度去産能後,才能夠達到一個平衡,PPI才能恢復正增長,企業才能恢復盈利。目前價格低迷,一部分企業經營不善,競爭力較差,但目前市場機制不能夠有效起到作用。“國家應該提出總減産目標,在現有的産能數據下按地區、等比例劃分,下達減産指標。但為了體現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原則,允許各個企業對指標進行交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