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人社部:截至6月末五項社保基金累計結余5.61萬億

  • 發佈時間:2015-07-24 10:43:2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國網財經7月24日訊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日召開發佈會,通報2015年第二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1-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9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88萬人;二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4%,保持在較低水準。1-6月,五項社會保險基金合計總收入2.20萬億元,其中徵繳收入1.65萬億元,總支出1.83萬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0.0%、13.6%、17.5%,累計結余5.61萬億元。

  一、就業工作

  工作進展情況:今年上半年,就業形勢總體平穩。1-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9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88萬人;二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4%,保持在較低水準。就業創業政策體系不斷充實完善,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 23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國辦發〔2015〕47號)。各地積極採取措施抓好兩個文件的貫徹落實,促進就業創業取得新成效。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首位,紮實推進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組織開展部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專項活動,多渠道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和創業指導。紮實做好兼併重組、化解産能過剩、淘汰落後産能等企業職工再就業。統籌做好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殘疾人、少數民族、退役軍人和軍屬等群體就業。推進就業管理與就業服務資訊化建設步伐。加快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建設,《現場招聘會服務規範》和《人才測評服務業務規範》7月1日起正式實施。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全力抓好政策落實,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國發23號文件的配套政策,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具體措施。推動國辦發47號文件五項政策措施儘早落地。二是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繼續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開展就業服務月等專項活動,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持續的就業創業服務。統籌推進其他群體就業,切實做好結構調整中的失業人員和困難人員就業工作。三是加強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完善創業擔保貸款制度,推進創業型城市建設。四是強化公共就業服務,豐富完善就業失業統計、監測和調查制度,研究制定就業管理服務資訊化建設和加強改進公共就業服務的政策措施。

  二、社會保障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擴面徵繳工作穩步推進。截至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8.46億人、6.56億人、1.71億人、2.08億人、1.76億人,比上年底增長325萬人、5897萬人、50萬人、154萬人、552萬人;1-6月,五項社會保險基金合計總收入2.20萬億元,其中徵繳收入1.65萬億元,總支出1.83萬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0.0%、13.6%、17.5%,累計結余5.61萬億元。二是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穩步推進。養老保險頂層設計順利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運作平穩,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均已出臺建立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基本實現了制度名稱、政策標準、經辦服務、資訊系統“四統一”。統一降低了失業保險費率,擴大了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的實施範圍。三是待遇水準進一步提高。

  按照國務院部署,從2015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每人平均增加約210元。完善居民醫保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將城鎮居民醫保每人平均政府補助提高60元,達到380元/年。首次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待遇已基本發放到位,有27個省級政府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在全國標準之上增加了基礎養老金,全國平均水準超過100元,比試點初期增長近一倍。四是社會保險管理服務不斷加強。繼續推進以養老、醫療保險為重點的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實施建築業參加工傷保險“同舟計劃”專項擴面行動,截至6月底,全國建築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已達1079萬人,其中農民工696萬人,比去年年底分別增長54萬人和68萬人。截至6月底,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7.66億人,比上年底新增5400萬人。社保資訊公開制度不斷完善,首次向社會發佈《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積極推進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研究,形成養老保險改革總體方案、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等成果。修改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推動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建成“四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積極研究藥品醫保支付標準制定辦法,全面實施醫保付費總額控制,推廣醫保監控系統。落實好降低工傷、生育保險費率的政策措施。抓好失業保險支援企業穩定崗位政策的落實。二是做好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繼續做好宣傳引導,深入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推進建築業參加工傷保險“同舟計劃”。三是加強社保經辦服務水準。加快發行社會保障卡及推廣應用,配合頂層設計同步研究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經辦規程,繼續推進異地就醫、大病保險、付費方式改革和醫療服務智慧監控等工作。四是強化社會保險基金監管。研究建立基金安全巡查、約談和掛牌督辦三項制度,開展社會保險基金安全評估試點,不斷提升基金安全水準。

  三、人才隊伍建設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工作有序推進,深入實施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推進萬名專家服務基層行動計劃。部署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援計劃、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資助等人才項目,共遴選項目630個,資助資金4600萬元。不斷改革完善博士後制度,實施中國博士後西部服務團計劃。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工作取得新成效,經國務院批准第四批取消62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二是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認真做好8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100個技能大師工作室申報、評審工作,開展2015年農民工技能提升計劃——“春潮行動”,上半年全國組織政府補貼性職業培訓800余萬人次,其中農民工職業培訓400余萬人次。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選手集訓和參賽選手選拔工作順利完成。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統籌做好人才綜合工作。研究制定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完善加強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抓好高層次專家選拔培養,推進萬名專家服務基層工作。加大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力度,開展中國博士後制度30週年紀念活動。出臺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二是深入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研究制定新形勢下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深入推進“春潮行動”,組織實施青年技能就業培訓工程暨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活動。研究制定失業轉崗人員培訓計劃。推動百城技能振興專項活動,探索創建國家技能城市,打造技能振興綜合示範區。繼續集中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抓緊建立國家職業資格管理長效機制,向社會公佈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完善支援技工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做好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集訓衝刺和參賽工作。

  四、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

  工作進展情況:深入貫徹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配套政策法規建設進展順利。集中治理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整治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突出問題專項行動取得新進展。

  下一步工作安排:研究出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規定政策解釋、獎勵規定和申訴辦案規則。全面規範聘用管理,出臺聘用合同國家標準。推進縣以下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制試點,完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一級崗位配套政策。完成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突出問題專項行動督查工作,制定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措施。推動出臺防治“吃空餉”問題長效機制的意見。

  五、勞動關係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勞動關係協調工作取得新進展。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意見》(中發〔2015〕10號)和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指導督促企業加快調整勞務派遣用工比例,繼續實施集體合同制度攻堅計劃。做好企業工資分配宏觀調控指導。穩慎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截至6月底,全國有13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13.5%。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平穩有序推進。二是勞動人事爭議調處機制不斷完善。推動建立專業性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機制,推進基層調解工作規範化建設。三是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截至6月底,全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7.4萬件,主動檢查用人單位80.9萬戶,督促用人單位與140.9萬名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追發勞動者工資等待遇251.8億元,涉及勞動者262.6萬名。在全國聯合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共檢查單位13.6萬戶,查處違法案件7017件,取締非法職業介紹活動1836件。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勞動關係協調工作。督促各地制定出臺貫徹落實中發10號文件的意見。繼續做好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出臺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依法規範淘汰落後産能、企業轉型升級和兼併重組中的勞動關係處理工作。二是進一步完善調解仲裁製度。修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制定加強人事爭議處理的意見。加強基層調解工作規範化建設,推進鄉鎮(街道)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平臺調解組織建設。三是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勞動用工、工資支付、社會保險情況的監督檢查,積極預防、及時查處各種違法行為。繼續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能力建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