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公共服務領域新建項目 逐步增加使用PPP比例

  • 發佈時間:2015-05-23 14:3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逐步增加使用PPP比例

  PPP開啟投資盛宴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對充分激發社會資本活力,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作出了重要部署。

  《意見》指出,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鼓勵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意見》明確了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PPP模式的工作要求。

  《意見》強調,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地方推廣PPP模式的指導和監督。財政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溝通協調和資訊交流,完善體制機制。地方政府要切實履行規劃指導、宣傳培訓、績效評價、專家庫和項目庫建設等職責,建立統一資訊發佈平臺,及時向社會公開項目實施情況等相關資訊。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統籌內部機構改革需要,進一步整合專門力量,承擔PPP模式推廣職責,提高專業水準和能力。

  推廣PPP模式工作四項要求

  1、明確工作原則和目標

  堅持依法合規、重諾履約、公開透明、公眾受益、積極穩妥五項原則,改革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形成有效促進PPP規範健康發展的制度體系,培育統一規範、公開透明、競爭有序、監管有力的PPP市場,著力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新建項目逐步增加使用PPP模式的比例。

  2、構建制度體系

  明確實施管理框架,健全財政管理制度,加強公共服務品質和價格監管,完善公共服務價格調整機制,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3、規範項目實施

  鼓勵廣泛採用PPP模式,推動融資平臺公司存量公共服務項目轉型為PPP項目。新建項目要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保證決策品質。依託政府採購資訊平臺,依法擇優選擇誠實守信的合作夥伴,合理確定合作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社會資本要增強責任意識和履約能力。健全合同爭議解決機制。

  4、構建政策保障

  簡化項目審核流程,建立聯評聯審機制,實行多樣化土地供應方式,完善財稅支援政策,鼓勵做好金融服務。

  新聞分析打造經濟增長“雙引擎” 國務院釋放有力信號

  國務院釋放有力信號

  “雙引擎”

  繼去年國家重點在經濟類基礎設施領域推廣PPP項目,今年公共服務領域無疑將成為推廣PPP項目的重點。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介紹,此次國務院轉發的三部門指導意見中明確列出了鼓勵推廣PPP的很多公共服務領域,如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保、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院、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意見的發佈,充分釋放出“改革紅利”,傳遞出支援推廣PPP項目的強有力政策信號,有利於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統一認識,加強政策協調,規範推進PPP項目實施,防止PPP模式在實踐中“走偏”或者出現“變異”,也有利於穩定政策預期,進一步增強社會資本信心,更好地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

  記者了解到,2014年年底,財政部確定了污水處理、供水等領域30個示範項目,總投資約1800億元,其中22個項目是地方融資平臺存量項目,目前大部分示範項目進展順利。

  對於很多參與PPP項目的社會資本和仲介機構而言,如何完善PPP模式相關制度文件,打造一個良好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政策環境至關重要。

  北京大岳諮詢有限公司業務部總監蔡建升説,PPP項目條件複雜、實施週期長,短期內很難看到效果。目前各地政府都在躍躍欲試,紛紛開工一系列PPP項目,每個城市的投資項目動輒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為確保地方在推進PPP項目中少走彎路,亟須政府完善政策,加強對地方的政策和技術指導。

  對此,史耀斌説,下一步,財政部將圍繞意見中的工作部署,助推更多PPP項目落地實施,全力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一方面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推進相關立法工作,研究明確PPP扶持政策,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將抓好示範項目建設,印發PPP物有所值評價指引等配套實施細則,抓緊推進PPP專家庫和項目資訊平臺建設工作,為項目實施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援。 (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