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專家解讀中國經濟一季報:7%增幅仍然比較合理

  • 發佈時間:2015-04-15 16:5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今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7%左右”這一目標,給2015年的中國經濟下了任務。眼下第一季度已經過去,這個任務完成得怎麼樣呢?國家統計局今天上午公佈,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

  針對當前經濟形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昨天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説,現在中國經濟正處在“銜接期”,一些傳統的支撐力量正在消退,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力量則在成長,有的新業態新産業呈爆髮式成長。但目前新舊産業與動力轉換還沒有銜接到位。我們既要有信心,要看到未來中國經濟可以保持長期平穩以中高速發展,向中高端邁進,對未來應該有良好的預期,但是對現在這個下行的壓力我們又不能忽視。

  對於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做出解讀。

  經濟之聲: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0%。怎麼看待這樣的成績?

  溫彬:這幾年基本上有一個經濟運作規律,一季度的GDP增長,不管同比還是環比都會所下降。今年經濟形勢下行壓力確實比較大,7.0%這個水準對於中國經濟來説,仍然還是一個比較合理的中高速增長。更重要的是,我們也看到有很多結構性的優化,能夠繼續保持在這個水準也有助於就業和經濟的穩定,同時隨著一些政策的出臺,相信二季度也會企穩回升。

  經濟之聲:就像李克強總理指出的,現在中國經濟正處在“銜接期”,一些傳統的支撐力量正在消退,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力量則在成長,有的新業態新産業呈爆髮式成長。怎麼評價“銜接期”?

  溫彬: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在這個過程中傳統拉動經濟增長靠投資、外需出口這種模式的確很難持續。我們目前正在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通過結構性的優化,已經出現了很多新的投資主體,很多的民營資本進入到各個領域,包括新的業態,比如“網際網路+”的新的業態,包括服務的、消費的擴大趨勢,都説明我們經濟結構出現了優化。

  但是新的力量要真正變成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主力,目前來看還是有點吃力,所以在這個銜接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還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對未來的持續健康增長創造好的環境,同時也要注意短期需求下降過快,對經濟穩定造成的衝擊,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還是要平衡好改革和宏觀調控政策的使用。

  經濟之聲: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眼下還需不需要再一次動用貨幣政策,包括價格型和數量型的貨幣政策?

  溫彬:從一季度數據來看,我覺得央行在貨幣政策還有更大的操作空間。一方面降準的必要性還是存在的,降準以後也確實有利於金融市場的穩定,降低整個貨幣市場的利率,存保利率下行。第二個方面就是利率,在去年11月和今年3月1日降息以後,政策效應已經顯現,下一步可以再進一步觀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