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社保基金可投地方債 國務院連番措施穩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4-02 07: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盤活和統籌使用沉澱的存量財政資金,有效支援經濟增長;確定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措施,培育經濟新動力;決定適當擴大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範圍,更好惠民生、助發展。
專家認為,經濟新常態下,不強調GDP(國內生産總值)並不是不要GDP。尤其考慮到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很可能大於去年,新一輪穩增長政策出臺有利於保證2015年GDP增長率實現預期目標。
壓頂 穩增長重要性上升
兩會結束後,國務院先後作出多項部署,幾乎都與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有關。多方專家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這是因為將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確有必要,而達到這一目標的難度又在加大。
中國宏觀經濟資訊網研究部研究員李娜認為,2015年開年經濟增長加速下滑,內需萎縮超預期,外需不確定性大,需求疲弱與産能過剩格局並未有實質改善,結構性矛盾凸顯,穩定經濟增長任務艱巨,短期政策需重拳出擊。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去年8月以來,中國經濟遭受了一次財政收縮的衝擊,各項財政開支意外大幅度下滑,導致經濟增速突然出現比較明顯的臺階式下滑,破壞了正在建立起來的平衡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盈利再次出現比較明顯的惡化,經濟的低通脹壓力明顯加劇。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數據看,這種衝擊很可能開始擴散,構成了對私人部門的投資活動以及私人部門可選消費的衝擊。面對這樣的局面,至少從表面來看,整個財政貨幣政策被迫轉向比此前更加積極的方向去支援總需求的增長。短期內,通過改善市場主體預期以及財政開支擴大,能夠起到比較短暫的階段性作用,但是經濟重建平衡更主要的力量還將基於供應繼續收縮和調整來實現,也許最早要到下半年甚至明年才能重新確立起來。
“我們有7%以上的增長潛力,而且應該力爭把這個潛力挖掘出來,在‘十三五’規劃完成的時候,2020年達到12600美元的每人平均GDP水準。”經濟學家林毅夫説,要達到這個目標非常關鍵,不僅為了實現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兩個“翻一番”,更重要的問題是進行國際比較。
擴圍 社保基金可投地方債
在國務院4月1日部署的一系列穩增長措施中,對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範圍和投資比例的安排尤為引人關注。
會議決定,在依法審慎合規、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一是把社保基金債券投資範圍擴展到地方政府債券,並將企業債和地方政府債投資比例從10%提高到20%。二是將基金直接股權投資的範圍,從中央管理企業的改制或改革試點項目,擴大到中央企業及其子公司,以及地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包括優質民營企業。三是將基金的信託貸款投資比例上限由5%提高到10%,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礎設施等項目的參與力度。四是允許基金按規定在全國銀行間一級市場直接投資同業存單,並按照銀行存款管理。
會議指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保民生的重要資金來源。適當拓寬基金投資範圍,分散風險,穩定和提高投資收益,實現基金保值增值,併為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符合人民根本利益。
來自全國社保基金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底,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的基金資産總額達到15289.60億元,基金權益14509.57億元,其中,全國社會保障基金12350.04億元;做實個人賬戶資金1105.55億元;廣東省委託資金1053.98億元。2014年,全國社保基金投資收益總額為1392.09億元,收益率達到11.43%。2014年,為了支援民生事業發展,全國社保基金向6個地方保障房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發放了信託貸款。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謝旭人日前部署2015年工作時強調,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發展中深層次矛盾逐漸凸顯。但總體復蘇疲弱態勢難有明顯改觀,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另外,隨著社保基金規模的不斷擴大,在部分收益較好的投資産品已接近限制比例上限、股市估值較高的情況下,基金保值增值的難度正不斷增加。他強調,抓住國有企業改革的有利時機,進一步豐富和優選直接股權投資項目。抓住國家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機遇,探索投資創新型産業基金,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項目,獲取長期穩定收益。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當前股票市場的表面繁榮並不能掩蓋經濟增長繼續下行的趨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穩定經濟增長都將是中央政策最大的主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於GDP基數巨大,經濟轉型、結構調整困難重重,地方政府的債務違約風險較大,繼續靠銀行系統擴大信貸來穩增長並不現實。他認為,在當前股票市場已經有風險的情況下,擴大全國社保基金的債權和股權類投資,允許其投資貨幣市場工具,一方面起到了擴大投資渠道、分散投資風險的目的,另一方面,引導全國社保基金加大對於城市基礎設施、央企以及其他企業的股權投資,也將對穩定經濟增長、推動經濟轉型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並行 財政+電子商務穩增長
盤活和統籌使用沉澱的存量財政資金,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措施,同樣是重要的穩增長政策。
會議認為,改革和完善財政資金管理,盤活沉澱的存量資金統籌用於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好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穩增長、調結構的效用。為此,要抓緊出臺方案,完善相關規定,對統籌使用沉澱的存量財政資金建立任務清單和時間表,對工作不力的嚴肅追責。把“零錢”變成“整錢”,把“死錢”盤活用好。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蘇劍稱,在穩增長為首要目標,且政策取向為貨幣中性、財政擴張的大背景下,目前財政政策的實施主要以盤活存量財政資金,並統籌使用的方式進行。盤活存量財政資金而不是依靠增量資金,是為了在不增加稅收或政府債務的情況下擴張經濟。統籌使用的原因是在目前反腐力度加大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存在不作為的現象,導致財政政策傳導機制不暢。據介紹,去年地方政府有1萬億元財政資金沒有花掉,這相當於去年中國GDP的1.6%。如果這些錢被花掉,那麼去年的GDP增長率就不止7.4%。
會議指出,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是“網際網路+”行動的重要內容,對於促進傳統産業和新興産業融合發展,減少流通成本,激勵創業擴大就業,拉動消費,改善民生,增加金融活力,促進發展升級,具有重要意義。要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積極支援電子商務發展,為其清障搭臺,在發展中規範和引導。
“發展電子商務是通過激活民間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消費和投資來刺激經濟,採取的都是供給管理政策,比如減稅、簡政放權、資金支援、創業就業支援等等。這種政策有利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不增加政府債務的情況下刺激經濟。”蘇劍説。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2015年工作總體部署中的新亮點是提出了發展的新動力。中國經濟的根本問題不是短期波動問題,而是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問題,是提高供給動力和效率的問題。動力需要引擎,新動力需要新引擎。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新的“雙引擎”,一個是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另一個是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已經成為共識。創新有兩類,一類是依靠政府主導,發揮舉國體制優勢的創新模式;另一類是來自民間的、草根的,通過創業方式的創新。這兩類創新都需要,我國目前對於後一類更需要大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