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媒體揭秘領導人送年貨:多為大米等食品硬通貨

  • 發佈時間:2015-02-17 07:02:2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霍小光  責任編輯:馬藝文

習近平同來自陜西、甘肅、寧夏的24位市縣委書記座談。供圖/新華

  2月13日至16日,習近平來到陜西延安、銅川、西安等地考察。此行他特意提出要找當年陜甘寧革命老區所屬範圍的市縣領導人一起開會,了解情況,明確思路,推進工作。

  2月13日下午,延安幹部學院1號會議室。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主持召開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同來自陜西、甘肅、寧夏的24位市縣委書記一起,共商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計。

  座談會上,總書記向參加會議的市縣委書記們提出4個問題:如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抓好縣域經濟發展?如何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加快改善老區老百姓生活?縣一級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積極作為、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如何繼承和發揚老區光榮傳統,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總書記希望大家圍繞這些問題暢所欲言,講自己感觸最深、最真實的想法。

  陜西延安市委書記姚引良、延川縣委書記劉景堂、志丹縣委書記楊東平、清澗縣委書記楊懷智,甘肅華池縣委書記趙昌軍,寧夏鹽池縣委書記趙濤在座談會上先後發言。

  在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加快老區發展步伐,做好老區扶貧開發工作,讓老區農村貧困人口儘快脫貧致富,確保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對這個問題,我一直挂在心上,而且一直不放心,所以經常講這個問題,目的就是推動各方面加緊工作。

  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老區發展和老區人民生活改善時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貫徹精準扶貧要求,把錢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發揮拔窮根的作用。總書記還語重心長地説,一個縣工作千頭萬緒,方方面面要擺布好、協調好,縣委書記很關鍵。要發揚當年陜甘寧革命老區黨員、幹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高尚精神,做到一身正氣、清正廉潔,兢兢業業把老區各項事業發展好。

  不知不覺近3個小時過去了,座談會一直開到將近晚上8點。

  要求

  國家大型項目優先向老區安排

  總書記就扶貧工作提出5點要求。

  一是加大投入支援力度,採取更加傾斜的政策,加大對老區發展的支援,增加扶貧開發的財政資金投入和項目佈局,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老區建設,形成支援老區發展的強大社會合力。

  二是加快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是發展教育、醫療衛生、公共文化、社會保障等事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對老區城鄉居民全覆蓋,深入推進老區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環境衛生和住房建設。

  三是加大産業培育扶持力度,國家大型項目、重點工程、新興産業,在符合條件前提下,要優先向老區安排;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型産業轉移,要優先向老區引導;國家建設用地指標,要優先滿足老區小城鎮産業聚集區建設用地需要。

  四是積極落實改革舉措,認真貫徹中央改革決策部署,針對制約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自覺向改革找突破、要效益,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五是夯實管黨治黨基礎,特別要有一個覆蓋全面、功能健全的基層黨組織體系,有一支素質較好、作用突出的黨員、幹部隊伍,有一套便利管用、約束力強的制度機制,有一個正氣弘揚、歪風邪氣沒有市場的政治生態。要選好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團結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總書記總理春節前最愛去貧困地區

  習近平年貨常送油米麵 李克強送點心、米酒等

  隨著春節的臨近,習近平和李克強再次雙雙起程,分別奔赴陜西和貴州,看望當地群眾,並對相關地區、企業等進行考察、調研。哪些地區領導去得最多?去的時間有多長?看望了哪些人?

  哪些省市去得最多?陜西拔頭籌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和李克強春節前都去過陜西考察。

  本月13日,習近平來到陜西革命老區延安,第一站就回到46年前他插隊的延川縣梁家河村。而李克強則是在去年1月26日至28日,到陜西商洛、安康、西安等地考察慰問。安康、商洛等地屬於秦巴山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區中,涵蓋省份最多、面積最廣、內部差異最大地區。

  除了陜西,春節前他們還去過內蒙古、甘肅和貴州。

  2014年1月26日,習近平先到內蒙古阿爾山市,再驅車趕往邊防線看望戍邊官兵。隨後他前往興安盟、錫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等地,深入林場、牧場、企業、牧戶、社區調研考察。而2013年,他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去了甘肅,分別視察了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和蘭州軍區機關,還看望了老黨員和困難群眾。

  而李克強本月13日來到貴州,考察縣城市場、給侗族貧困戶送去年貨,還慰問了進城務工的返鄉群眾,考察貴陽基礎設施建設等。

  一般節前外出多久?大多是三天

  從節前外出考察的時間來看,大多數是3天。

  2013年除夕前一週,習近平2月2日來到甘肅,在甘肅待了3天時間,去了3個地區,參觀考察慰問了至少6個單位。2014年,除夕前4天,習近平從北京直飛內蒙古阿爾山市,3天時間輾轉3個地區。

  而李克強去年春節前在陜西,也是花了3天時間,1月26日到28日,先後到了商洛、安康、西安等地考察慰問。

  從今年領導人節前出行的時間上看,李克強此行在貴州仍是考察3天,而習近平則待了4天。

  都去了什麼地方?群眾家社區企業一個都不少

  今年,習近平回到延安革命老區,目前已經先後到當年插隊的梁家河、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中共七大會址等地走訪參觀,還向位於銅川市照金鎮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並參觀紀念館。

  而李克強目前已經逛了當地市場、進山看望貧困群眾、和大學生座談、慰問返鄉農民工、考察棚戶改造新建小區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

  從以往春節前領導人走訪調研的內容看,群眾家、相關社區、企業等都會有所涉及。

  例如習近平2013年春節前的甘肅之行,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看望慰問科技人員和部隊官兵,給老黨員馬崗和困難群眾家送去年貨,還到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湖街道、蘭州市城關區五泉菜市場、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李克強去年到陜西調研時,也是走進社區,走進居民家,還去了安康救助站看望無家可歸的兒童和老人。企業他去了順豐速運公司和比亞迪汽車公司。

  都在看望什麼人?困難家庭最多

  領導人春節前的行程中,至少會到一戶群眾家裏坐坐。從他們選擇的群眾看,困難家庭最多。

  去年在內蒙古,2014年1月26日下午,習近平來阿爾山市伊爾施鎮74歲的困難林業職工郭永財家中,察地窖,摸火墻,看年貨,坐炕頭,詳細了解一家人的生活。

  2013年春節前在甘肅,習近平先後來到海拔2400多米的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和海拔1900多米的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村,入戶看望老黨員和困難群眾。

  李克強今年在貴州去看望的是黎平縣大山深處的侗族寨子蒲洞村貧困村民林憲平。他要求當地幹部把蒲洞村列入集中連片扶貧開發和精準扶貧的制度安排。

  去年,李克強去的是陜西安康市旬陽縣金坡村村民楊秀峰家,這是一個留守家庭,楊秀峰在外打工,父母和剛上初一的女兒楊康在家留守。李克強在電話中請楊秀峰一定平安回家。

  送給群眾什麼年貨?多為食品中的“硬通貨”

  回到自己曾經插隊的梁家河,習近平自己出錢,給每家都送去了年貨,包括餃子粉、大米、食用油、肉製品,還有春聯、年畫。2013年他在甘肅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看望老黨員馬崗時,也給村民們帶去了年貨,共447戶群眾收到了習近平的禮物,每戶包括2袋面、2桶油、20斤豬肉、一床棉被、4副春聯、3斤水果糖、3斤大板瓜子,給學生發放書包、文具盒、詞典各一個。

  李克強在去年春節前夕到陜西安康市旬陽縣小河鎮金坡村考察時,也為當地留守老人和兒童送去年貨糖果、點心、茶葉、麻花等年貨。今年他在貴州黎平縣蒲洞村看望侗族貧困村民林憲平一家時,給他們送去的是當天上午在集市上自掏腰包買的腌魚、糍粑、米酒、侗果、炒米等特産。

  節前看望群眾是黨內傳統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説,節前看望群眾是黨內傳統,不光本屆政府,以前也是一樣。一般在農曆小年後,安排3到5天的時間。因為在中國傳統觀念裏,過了臘月廿三就進入過年的時段了。因為我們是人民的政權,要密切聯繫群眾,走群眾路線。

  地區的選擇上一般是發展相對緩慢的地區,或者比較有意義的地區,比如這次習近平選擇的就是革命老區延安,也是他曾經插隊的地方。到這樣的地區調研,更容易聽到實話,因為跟群眾都很熟悉。

  年貨的選擇也是傳統,不光領導給群眾送年貨是米麵油這類,老百姓單位發福利也是這些,這也是群眾需要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