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一帶一路”效應顯現:蒙古國修法免稅“求關注”

  • 發佈時間:2015-02-12 07: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一帶一路”規劃的國際影響力,開始在我國周邊地區得到明顯體現。

  2月10日,在由蒙古國建築和城市部和蒙古國駐華大使館主辦的 “中蒙建築及城市建設洽談會”上,一系列來自蒙古國的工程和城建等項目對中國企業敞開懷抱,希望進行招商洽談。為了鼓勵中國企業投資建設,蒙古國提供了多項優惠政策,甚至還修改了《外國投資法》,並對一些項目開出了進口材料免關稅的優惠政策。

  全球智庫聯合會秘書長卞洪登對記者表示,雖然此前中蒙經常進行經濟洽談,但如此大規模的並不多見。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後,蒙古國也希望借助中國的資金實力發展本國經濟。

  76萬人口平房區待改造

  這場在北京召開的洽談會吸引了中蒙兩國120多家政府機構和企業近300名代表參加。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蒙古國為了吸引中企投資可謂不遺餘力,不僅成立了專門的投資局機構為外來企業服務,簡化流程,保護投資者權益,甚至修改了《外國投資法》為外國資本進入蒙古鋪路。具體措施包括:在蒙古國創立企業不需許可,收購國內企業無需許可;取消戰略區域;還對一些項目開出了低息貸款和進口材料免關稅的優惠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平房區改造項目吸引了不少中國企業的眼光。據了解,人口約300萬的蒙古國大約有130萬人生活在烏蘭巴托。然而烏蘭巴托的樓房住戶只有50萬左右,還有19.7萬個家庭約76萬人口住在平房區。

  據了解,平房區改造項目的範圍覆蓋烏蘭巴托8個區的37小區,共計7.83萬人口,總面積為1.51萬公頃,其中社會和公共基礎設施工程由國家以及首都預算撥款。如此大規模的工程自然需要大量基礎設施建材,而蒙古國大部分建材依賴進口,這給中國建築和建材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機會。

  北京住總集團海外部副總經理韓旭對記者表示,19萬戶家庭以每戶最低50平方米計算,也將近1000萬平方米,這對不少中國企業有很大的吸引力。

  去年,北京住總集團就與蒙古國國家住房集團簽署了總額達2.2億美元的“烏蘭巴托市蘇赫巴托區第七小區G部分項目承包合同”,並獲得了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出口買方信貸支援。

  搭中國便車

  蒙古國向中國企業積極招商,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密不可分。

  去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據興業證券測算,亞太區域未來10年間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8萬億美元,潛在空間巨大。而位於“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蒙古國也看到這一潛在機遇。

  中國國際貿促會建材分會副會長周治洲對記者表示,近幾年中蒙兩國貿易額逐年擴大,中蒙在道路交通、礦産資源、房地産等基礎設施和資源項目的合作不斷擴大,預計2020年將實現雙邊貿易額100億美元的目標,尤其是“一帶一路”的建設,將進一步擴大兩國間經貿往來。

  數據顯示,中國是蒙古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投資國家,2013年中蒙兩國貿易額已升至60億美元,佔蒙古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

  另一方面,從2011年開始,受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蒙古國經濟一直處於下滑狀態,GDP增長率從2011年的17%一路下滑到2014年的7%。同期蒙古國國內的外國直接投資也直線下降,2014年蒙古國外國投資公司只有340家,是近十年最低的年份,而最高年份的2007年曾有1607家。

  卞洪登對記者表示,蒙古國看到中國的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之後,動作非常積極,其實就想借助中國的資金髮展。

  記者注意到,中國企業此前在蒙古國投資也面臨不小的風險。中國駐蒙古國經濟商務參贊孫維仁此前曾在文章中指出,蒙古國政府投資政策的連續性較差,存在個別政府官員腐敗、效率低下等問題。此前也有國內企業在蒙古國投資礦山遭遇了損失,此次參加洽談會的不少企業人士也對上述問題表示出擔心。

  據蒙古國政府官員介紹,他們已經注意到這些問題,蒙古國已經開始改善官僚主義作風,同時在2014年實施了新的《外國投資法》,用來保護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