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社科院:“十三五”經濟增速下降到6%-6.5%

  • 發佈時間:2014-12-18 07:05: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在12月17日中國社科院舉行的“中國經濟新常態——速度、結構與動力”國際研討會上,多名專家認為,“十三五”的潛在經濟增速指標有望比“十二五”再下調約1百分點,約在6%-6.5%之間

  下一步需要加快落實深化改革措施,這包括實施更大力度的結構性減稅、延遲退休措施等。

  中國社科院人口所副研究員陸旸指出,如果減稅比例為五分之一,延長退休年齡5年,全要素生産率可以提高,這時候改革紅利將減緩經濟減速的趨勢,“潛在經濟增長率可達7.62%”。

  全要素生産率是指生産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即總産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産率的來源包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産創新等。

  潛在經濟增速是在能源、資源、人力資源等條件下可以支撐的經濟增速。2012、2013年中國經濟增速為7.7%,2014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為7.4%。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除去非正常年份的最低值。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

  “十三五”經濟增速或再下調

  屈指算來,從2007年中國經濟增速在14%左右,到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7.4%,中國經濟增速已經連續7年放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當中國經濟到達中高速增長的均衡點時,中國經濟增速會放慢。其中,全社會投資增速將在10%-11%之間,固定資産增速在13%左右,製造業投資增速為11%,房地産投資增速將大概在5%。“到那時,中國的GDP增速將在6%-6.5%之間。”他在12月17日的論壇上説。

  12月1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中國經濟已經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根據中國社科院發佈的2015年經濟藍皮書報告,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平均經濟增速為10%左右,但是到了“十二五”時期(2010-2015年),潛在經濟增速降到了7.6%,“十三五”則會進一步下降到6%-6.5%之間。

  專家建議加大減稅力度

  在12月17日的論壇上,不少專家建議,要使得經濟增長穩定在合理區間,可以採用結構性減稅、放開二胎,以及延遲退休等措施。

  陸旸認為,如果減稅比例為五分之一,延長退休年齡5年,全要素增長率(TFP)從1.4增長到1.6,這時候改革紅利將減緩經濟減速的趨勢,此時,潛在增長率可達7.62%。

  中國社科院近期發佈的2015年經濟藍皮書指出,如果現在全面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則從短期看,對經濟不利,但是從長期看,可以對經濟增速起到0.4-0.5個百分點的正效應。

  即如果全面放開二胎,到2050年中國經濟增速為4.2%左右,否則只有3.8%左右。

  從2012年以來,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持續下降,目前儘管放開了“單獨二孩”生育政策,即一方為獨生子女,則夫妻可以生2個。但這一鬆綁措施效果不大。中國社科院測算,目前的“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後原本預計每年增加300萬新生兒,但是實際目前全國只有69萬左右符合條件的夫婦申請生育二孩。

  而正是因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低成本勞動力因素減弱,成為經濟持續放慢的推手之一。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指出,“舊常態”下,每年數以千萬的勞動力從閒置或半閒置的狀態投入製造業,是支撐我國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但人口結構發生變化,意味著傳統意義上廉價勞動供應模式已經終結,即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成本隨之上升,勞動投入相對下降。

  但是新常態下也有新的發展模式,結構性減稅可以提高居民在國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則有利於居民收入水準提高,增加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

  資本和勞動之間此消彼長、此強彼弱的關係,在市場經濟中都存在。“我們現在需要提高居民的收入佔比,我們需要因此增加居民的消費水準,首先就要促進公平分配。應當説,經濟增長速度到中高水準,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前提性條件。”李揚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