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再摸家底: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增1.66倍

  • 發佈時間:2014-12-17 09:11:17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12月1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歷時兩年多的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基本結束。此次普查充分運用了現代資訊技術手段,普查全過程公開透明,數據品質和工作效率都比較高,摸清了我國第二三産業家底,真實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達到了預期目標。事後品質抽查結果表明,這次普查的調查單位凈漏報率為0.8‰,數據填報綜合差錯率為3.3‰。

  三産從業人員比重提高3.5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增1.66倍

  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對像是在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産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3年年度資料。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調查了解我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發展規模及佈局,進一步查實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摸清我國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

  對“三經普”取得的主要數據,馬建堂認為它們深刻地展示了“二經普”後5年間我國經濟總量明顯擴大,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經濟發展的效益不斷提高。

  首先是總量不斷擴大。法人單位是經濟活動的細胞,法人單位5年增長了52.9%,從業人員增長了30.4%,企業的資産增長了1.25倍。按照國際慣例,普查後需要對GDP進行相應的調整,國家統計局將在12月19日發佈對2013年GDP進行調整的數據。馬建堂透露,“三經普”以後對GDP的修訂幅度大約是3%多一點,這個修正幅度不僅大大低於第一次經濟普查對2004年GDP的修訂幅度,也小于第二次經濟普查以後對2008年GDP數據的修訂幅度。修訂幅度越來越小,表明瞭常規的統計調查工作和GDP核算工作越來越準確,特別是服務業的統計越來越健全。“第一次經濟普查以後對GDP修訂幅度比較大,主要是當時服務業統計比較薄弱,最近幾年我們加強了對服務業的調查統計,所以普查以後對GDP修訂的幅度越來越小。”

  其次是結構持續優化。從産業結構看,服務業比重不斷提高,2013年末第三産業的法人單位佔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5.7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從業人員所佔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3.5個百分點。産業內部的結構也在優化,比如工業內部的結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態勢比較明顯。2013年末全國規模以上的高技術製造業企業佔規模以上製造業法人單位的比重是7.8%,比“二經普”提高1.3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2.7萬戶投入的研發經費2034億元,比2008年增加1.78倍。

  結構優化還體現在所有制結構優化上。5年來混合經濟、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同時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比如,2013年末私營企業戶數比2008年增加了55.8%,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等四類混合所有制企業數也在增加。國有經濟的戶數儘管在減少,但是它的活力和控制力也都在提高。

  最後,第三次經濟普查還表明我國經濟運作的品質和效益在穩步提高。比如,“三經普”的數據顯示,2013年企業法人單位每人平均營業收入78.1萬元,比2008年增長64.2%。2013年高技術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萬億元,比2008年增長1.08倍。高技術製造業2013年實現利潤總額7234億元,比2008年增長1.66倍。

  馬建堂説,總之,“總量擴大、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是“三經普”所刻畫的5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變化的簡要圖景。

  凈漏報率和差錯率低,數據真實可靠

  馬建堂表示,這次經濟普查的品質總體上是高的,理由是調查單位的凈漏報率和數據填報的綜合差錯率都比較低。他還介紹,為了確保數據的真實性,這次普查採取了三個方面的重要措施。

  首先,借鑒歷次人口普查、經濟普查、農業普查的經驗,普查工作者在反覆論證、多項試點的基礎上制定了“三經普”方案和13項技術規範,通過方案的科學性來保證調查的真實。比如,在設計階段,實現了部分普查指標相互驗證的功能。在入戶之前的摸底階段,對統計名錄庫中的單位和工商稅務等部門提供的單位認真地進行比對。在數據採集階段,由於個體戶很多是沒賬的,普查人員既進行面上的普查,又抽取2%的企業對經營情況、成本支出情況、營業情況進行詳查。再比如審核階段,數據採集上來以後,審核發現數據有不規範填報、漏報的,都要返回調查對象修改數據,並且重新蓋章簽名。

  其次,這次經濟普查在狠抓數據品質方面有兩個重要創新。一是首次採用PDA進行現場登記,以及對普查對象空間定位、拍攝證照、採集數據,普查員使用PDA採集數據後按“發送”鍵就把採集數據直接傳到國家統計局。二是近100萬家規模以上企業首次利用網際網路填報普查表並直接報送國家數據中心,減少中間環節可能存在的一些干擾。這些創新對保證原始數據的真實可信、原汁原味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這次經濟普查事後品質抽查階段,在社會監督、公開透明上採取了一些新辦法。怎麼驗證入戶登記調查階段數據的品質?既靠平常全過程品質控制,也要靠事後品質抽查。普查登記完畢後,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在全國隨機抽取了105個縣(市、區)、306個普查區(小區)、將近1.3萬個調查對象,進行核查和回訪。為了保證事後抽查的品質,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採取了兩個辦法。一是邀請了30多名媒體記者,並通過網際網路公開招聘了31名社會督察員,全程參與事後品質抽查。每個抽查組配一個媒體記者和一個社會督察員,其責任是監督抽查者是不是公開公正、是不是按照規範規則在進行抽查工作。二是嚴守被抽中對象、被抽中小區的資料,防止被抽查的對象提前知道消息。在國新辦的發佈會上,馬建堂現場演示了國家統計局通過電腦隨機抽取調查對象後,相關資訊被封入不同的信封裏,抽查組在指定的時間、地點以及在媒體和社會義務督查員的見證下,才能分別打開大、中、小信封。他表示,用這些嚴格的規範制度約束每個人的抽查行為,以保證抽查本身的公開、公正、嚴格、規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