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年末物價不會大幅反彈 全年呈低通脹

  • 發佈時間:2014-12-08 09:02:55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近期,央行降息加大了市場通脹的關注。諸多機構紛紛展開了對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預測以及對明年通脹形勢的分析。對此,專家指出,今年全年物價整體較為溫和已成定局,明年物價將隨著經濟的進一步回暖小幅回升,通脹仍將處於溫和可控區間。

  物價今年整體波動平緩

  再過20多天,中國經濟2014年度終場哨聲就將吹響,中國全年的物價水準及CPI、PPI等核心經濟指標的走勢也將完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人們注意到,其實前10個月的物價指數已經清晰地勾勒出2014年中國整體的物價變動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單位為%)分別為:2.5、2.0、2.4、1.8、2.5、2.3、2.3、2.0、1.6、1.6,其均值為2.1,並且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在1個百分點以內。對此,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儘管仍有部分商品環比漲幅明顯,但今年主要影響物價走向的農産品價格平穩,全年物價或延續“2”時代,2014年物價整體波動平緩已成定局。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一方面,影響物價比較明顯的豬肉價格同比仍然是負增長,年內或難有趨勢性上升;另一方面,國內糧食價格總體運作平穩,沒有明顯波動,因此四季度CPI同比的新漲價因素不會出現明顯上升。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則指出,今年以來,由於貨幣政策總體穩健,並沒有因為貨幣放水而大幅影響農産品的價格,因此目前包括鮮菜、鮮果、鮮蛋等農産品價格都主要以季節性波動為主,不會成為全年物價大幅波動的不穩定因素。

  年底不會呈現快速上揚

  臨近年關,通脹壓力是否會隨之陡增呢?多家權威機構預測,受到翹尾因素影響,11月我國CPI同比漲幅可能在1.7%到1.8%的區間內,較10月而言僅僅略有上升,同時,12月CPI同比漲幅也很難超過2%。

  “考慮近期非食品價格受到國內成品油價持續下調及居住類價格回落的影響,漲幅也明顯收窄,預計11月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與上月相比繼續有小幅回落。”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指出,雖然近期央行調降了存貸款基準利率,但其政策重心在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預計短期內貨幣供給並不會出現明顯上升,物價也不具備流動性推升的壓力。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目前央行整體貨幣政策仍未脫離穩健的總基調,因此降息不會帶來明顯的物價上行壓力。“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央行降息越來越多地具有指導意義而非強制意義。商業銀行更多時候是在政策範圍內依照市場規律行事,因此並不會産生實質性的大放水。”董登新説。

  專家認為,農産品供應充足,明年元旦與春節間隔時間較長也將有利於物價整體平穩。

  明年物價料將小幅回升

  2015年,中國的物價水準又將産生哪些新變化?一些市場機構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的“中高速”增長,通脹將在溫和可控的區間內較2014年的低谷略有回升。

  中國銀行不久前公佈的《2015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分析稱:2015年,物價將繼續在低水準運作,食品和居住這兩個對物價影響最大的消費品價格漲幅不會很大。報告預計2015年全年CPI上漲2.4%左右,較2014年提高0.4個百分點。

  “明年物價整體上仍會保持穩定,但會略有回升。”董登新指出,2008年以來,中國事實上一直處於流動性較為寬裕的狀態。一方面,充裕的資金和良好的基本面讓中國並不存在通貨緊縮的基礎;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調結構、促轉型成果的持續顯現,經濟增長動力重新變強將促使經濟回暖。“2014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而與貨幣政策的穩健配合則是經濟結構調整,因此CPI才屢創新低。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就業情況十分理想,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明年改革紅利的持續發酵,經濟增長將帶動居民消費意願的提升,從而有助於物價重回溫和上漲。”董登新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