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素致中國進口放緩 政策改革為外貿添動能
- 發佈時間:2014-11-29 06:53:08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孫業文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國外貿形勢複雜嚴峻。1月到10月,我國進口增速約在1.6%左右,和前些年相比,進口速度大大下降。
在進口趨緩的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部署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加強進口不僅對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而且有助於全球經濟復蘇與繁榮
四因素致進口放緩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國外貿形勢複雜嚴峻,增速放緩。據海關統計,今年10月,全國進出口22664億元,增長8.4%。其中,出口12725億元,增長11.5%;進口9939億元,增長4.6%。而1月到10月,進口增速約在1.6%左右,和往年相比,特別是和前些年相比進口速度大大下降。
我國進口商品由資本品、中間品和消費品三大類構成,主要由國內投資、生産配套和消費,以及加工貿易所需進口等因素拉動,進口需求由市場決定。對於如何看待進口增速放緩?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江偉分析認為,客觀而言,今年的進口進入了一個低速發展的“新常態”。
一是國內經濟發展速度趨穩,投資對進口的拉動減弱。從進口的資本品情況看,1至9月資本品的進口增長只有0.6%,這和投資速度的放緩是正相關的。
二是國內生産配套進口放緩,一些原材料進口速度下降。
三是以前在外貿中佔比32%左右的加工貿易增速放緩,今年前8個月是零增長,甚至在7、8月份是負增長,9月份增速才稍微回升一點。
四是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在我國進口中佔23%的原油、鐵礦石等八類大宗商品進口,因價格下降因素大約減少278億美元的進口額,這也拉低了整體的進口。
江偉認為,這反映出經濟進入了一種比較穩定的中低速發展,也是我國結構調整必須經歷的過程。中間産品減少,和我國的投資狀況、節能減排因素相關。比如,河北等地對一些高耗能産業的發展進行限制。當前,由於我國正處於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再加上國際整體經濟的發展趨穩,我國外貿進入了一個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這可能是今後比較長時間內所面臨的情況。
加強進口促進轉型
在進口趨緩的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這是在5月份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援外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到加強進口後又專門出臺針對進口的文件。《意見》強調,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進口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鼓勵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穩定國內需要的資源進口,合理增加消費品進口,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進口。並積極參與多雙邊合作,包括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
江偉認為,加強進口對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上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先後兩次大規模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打下了很好的工業基礎,為上世紀90年代承接發達國家的一些産業轉移做了很好的準備。當前,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刻不容緩,先進技術和裝備的引進會為我國在國際分工的價值鏈上重新定位,提高生産技術水準、生産效率、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發揮積極作用。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穩定資源類産品的進口,則有利於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緩解資源緊缺壓力;進口一些消費品可豐富和活躍消費市場,滿足居民消費升級和多元化需求。此外,通過加強進口,可推動西方發達國家逐步放開原來有管制的高新技術和設備零部件對我國的限制。
資料顯示,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在進口方面不斷放寬。我國現在的平均關稅是9.8%,世界上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稅是46.6%。未來隨著自貿區談判加快,總體關稅還將進一步降低。2013年中國進口額達1.95萬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7倍多,已連續5年居世界第二位。中國是南韓、澳大利亞、巴西、南非的第一大出口國,日本、印尼的第二大出口國,美國、歐盟、印度的第三大出口國。中國的進口對世界的貿易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促進進口將有助於推動全球經濟復蘇與繁榮。
推進進口從何著手
《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提出,將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作為重點,明確提出適時調整《鼓勵進口技術和産品目錄》。江偉介紹説,為積極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緊缺資源性産品進口,自2007年起,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商務部研究制訂《鼓勵進口技術和産品目錄》,並先後3次修訂目錄。2014年版《目錄》增加了39個重點行業,5類鼓勵進口的資源和有關清潔能源、航太技術等47种先進技術,數控機床等47種裝備。明年,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將根據産業發展的需要,再次調整《目錄》。
《若干意見》還強調加大融資對進口的支援作用,保障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重要資源産品的進口信貸需求,鼓勵進出口銀行擴大政策性金融對進口的支援力度。
另外,在進口貿易便利化方面,已大幅度縮減不必要的行政許可。在通關環節上,將利用先進技術使其便利化,包括海關的電子通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包括質檢部門採信第三方檢驗檢疫的結果等。江偉説,下一步還將積極推廣現有的試點經驗,進一步採取措施來方便企業,比如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動進口無紙化通關等。
在消費品方面,有消費者反映進口汽車與在進口國購買相比市場價格相差較大。這次意見中提出在上海自貿區開展平行汽車進口貿易試點工作。江偉告訴記者,上海自貿區正在制定具體的辦法,將會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進口汽車在價格上也可能會便宜一些。
另外,我國將加快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目前我國已經設立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天津東疆保稅區、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和寧波保稅區。江偉表示,下一步,一些條件成熟的地方有望分享這些創新示範區所採取的措施和經驗,以促進當地進口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