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香港平臺讓更多企業與全球資金“牽手”

  • 發佈時間:2014-11-27 15:59: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剛剛閉幕的第18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上,內地及香港多位金融界人士表示,隨著內地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以及香港與內地雙向開放不斷深化,香港現已成為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副局長陸倩介紹,近年來,內地企業和機構赴港融資勢頭漸猛。截至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已達800多家,市值和成交額均佔香港市場一半以上。

  “香港滿足了許多內地企業跨國投融資的需求,成為內地企業在境外市場融資的首選市場。”她説。

  香港作為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以其健全的市場機制、便捷的審批程式、較低的資金成本,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前往融資,擴充實力。同時,內地企業也正成為香港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儘管內地企業在海外上市渠道很多,但據港交所統計,過去三年來,內地在海外上市公司總數的78%、融資額的92.5%都是在香港主機板完成。

  截至10月底,在香港17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內地企業就有800多家,超過了內地企業在海外交易所上市之和。今年以來,香港新上市公司約100家,內地公司就佔到7成。

  而隨著京港兩地經濟和金融聯繫日益緊密,北京企業借助香港“走出去”的意願更為強烈。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徐熙介紹,目前已有130家京企在港上市,僅今年就有11家。京港兩地在互設和聯合設立融資性擔保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據悉,北京一家創業板公司還正在籌劃香港上市,如果成功,將開啟創業板兩地上市的先河。

  “一家企業到香港上市,實際上面對的是全球的投資人,因為對中國公司有興趣的全球投資機構都雲集香港,香港其實已成為內地企業海外融資的一個主戰場。”港交所北京代表處代表黃興玲説。

  在香港上市也為許多內地企業帶來了豐厚收益。據黃興玲介紹,一個突出例子就是,作為民營企業的傑出代表,騰訊公司2004年IPO發行時價格僅3.7元港幣,至今年3月左右,其股價已超過630元港幣,市值突破1萬億港幣,居香港1700多家上市公司前列。

  借力香港金融機構,北京首創集團今年完成了紐西蘭最大固廢處理公司50億元人民幣項目的收購。副總經理吳禮順認為,內地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要很好地利用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平臺和優勢,以加速自身成長,增強能力,“未來我們將繼續重視香港作為投融資平臺的作用。”

  隨著國家金融改革深入推進,新三板等新興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特別是本月17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滬港通的開通,更為內地與香港的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

  “滬港通是香港與內地證券市場合作的一個巨大飛躍。”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認為,“它首次為兩地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可控的、靈活的渠道參與對方的證券市場,為內地資本市場開放鋪下穩妥道路。”

  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決定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而其中一條重要舉措就是支援跨境融資,讓更多企業與全球低成本資金“牽手”。

  陸倩表示,未來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簡化審核流程,提高審核效率,支援內地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赴港上市融資。同時,將鼓勵內地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實施“走出去”戰略,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借助香港平臺向世界其他市場發展。

  專家認為,國家需要加強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探索出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的金融體制機制創新路徑,在引導內地企業赴港融資、證券期貨行業雙向開放等方面深化合作。

  “香港是內地投資者走向國際,也是國際投資者走向內地的重要平臺。”陳家強説,“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必將為國家的金融體制改革與企業走出去作出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