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銀聯整治第三方支付直連銀行 網友:支付寶躺槍

  • 發佈時間:2014-11-16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鄧浩  責任編輯:謝淩宇

  11月12日,銀聯發出《關於進一步明確違規整改相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意圖規範銀行與第三方支付直連情況,要求限期將繞過銀聯的業務逐步遷移至銀聯平臺。消息一齣,引發輿論熱潮。許多聲音將其解讀為針對支付寶的行動。事實上,銀聯此舉在某種意義上可看作是對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決定的響應。《通知》內容也並未涉及線上支付,“支付寶純屬躺槍”。有網友則對此次整治行動的效果表示疑慮,還有網友認為銀聯即將面臨更大挑戰。

  網友稱“支付寶躺槍”

  銀聯發佈整治第三方支付直連銀行的《通知》後,媒體在第一時間內紛紛進行報道,並引發了網友的普遍疑問。網友“伯恩犬業”猜測:“銀聯和馬雲沒談攏?按這個節奏,以後不能用支付寶了?”這並非是支付寶第一次捲進銀聯整治風波當中。就在2013年8月,支付寶曾稱"由於某些眾所週知的原因",宣佈停止線下收單POS機業務,而專心經營線上業務。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閱銀聯《通知》原文發現,《通知》提及的主要整改方向為:“不按照成員機構規則轉接交易,繞銀聯的。違規套用MCC 32域落地等等問題。” 事實上並不涉及線上支付乃至支付寶。14日晚間和15日白天,多家媒體也從接近銀聯的人士那裏相繼得到證實,銀聯此舉“不針對銀行,也不針對支付寶,只是對某些線下收單機構進行規範。”支付寶同時回應稱“這對我們沒有影響”。網友“冰山來客”對此表示:“支付寶純屬躺槍啊,大家虛驚一場。畢竟支付寶這麼大的線上規模,也不可能沒有理由地説停就停。”

  據路透社13日報道,支付寶目前在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已佔據了近半壁江山;根據iResearch估計,2013年中國第三方線上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7.2萬億元人民幣。而中國銀聯在該市場所佔份額只有11.9%,且面臨250多家獲得許可的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競爭。

  銀聯回應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

  10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符合條件的內外資企業,均可申請在我國境內設立銀行卡清算機構。”同時也提出,“要完善管理,防範風險,維護持卡人合法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曾在10月30日撰文稱,“國務院常務會議講的是‘放開和規範銀行卡清算市場’。很多人往往緊緊盯著‘放開’,而完全無視‘規範’。”並坦承:“近些年來,國內支付清算市場的確也有點亂。”

  財經專欄作家夏心愉11月14日也撰文指出,收單業長期亂象橫生已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機制”,持卡人刷卡常常受到“不公平待遇”,如明明在餐廳吃飯,卻收到了批發類商戶的低積分、甚至收不到積分;卡片萬一被盜刷,少了銀聯作為“仲裁方”,連退單、調單都多了困難。

  在某種意義上,銀聯11月12日《通知》可看作是對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決定的響應,不僅為應對“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也為落實對該市場進行“規範”的要求。

  銀聯整治線下收單市場效果存疑 面臨更大挑戰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目前,發卡行、收單機構、銀行卡清算機構(銀聯現為國內唯一一家)對於線下收單交易的結算手續費分成比例,約定為7:2:1。由於線下第三方支付直連銀行從而繞過銀聯現象的普遍存在,也導致了銀聯分成利益的受損。夏心愉表示,為了更多進行套碼、甚至套現,包括部分商業銀行在內的收單機構都會嘗試繞開銀聯與發卡行直連,來規避銀聯的核查和管控。而這也是銀聯監管加碼的題中之義。

  然而,銀聯此次整治線下收單市場,卻並不受到看好。目前,收單手續費分為四個等級,餐娛類的手續費是1.25%,民生類手續費0.38%。“有差價就有套利空間。”有銀行人士稱,銀聯單方糾偏,效果不會明顯。網友“浪花”提出疑問:“銀聯發《通知》治標不治本吧,面對真金白銀的套利誘惑,那些收單機構都能忍得住嗎?”

  中經網友“我不愛錢”則在中經論壇留言表示,銀聯目前整治線下收單市場不過是“打掃一下屋子,先熱熱身”。市場放開,其他有實力的國內外機構也都要進來,這才是銀聯即將面臨的更大挑戰。對於國內即將“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中國銀聯曾回應稱,將繼續深化市場化轉型,通過“二次創業”,積極迎接市場競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