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三季度火力發電量負增長 預計明年需求增速將改善

  • 發佈時間:2014-11-03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趙春燕  責任編輯:王斌

  昨日(11月2日),中電聯官方網站披露 《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9%,其中,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落至1.4%。另外,水電、火電和核電完成投資同比繼續負增長。

  據媒體報道,中電聯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預測,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左右,比三季度回升約1.6個百分點;而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5%~4.0%,低於去年7.5%的水準。

  而據記者了解,五大電力下屬以火力發電為主的上市公司,已經在前三季度出現發電量同比負增長,部分公司三季度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

  三季度火電發電量降6.5%/

  中電聯官方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4.10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增速同比回落3.3個百分點。據悉,三季度增速為2009年三季度以來的最低增速,同比、環比分別回落9.5和3.8個百分點。

  中電聯分析稱,氣溫偏低以及上年同期高溫天氣導致基數高是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低速增長的最重要原因,初步估算,三季度氣溫因素影響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下降超過1個百分點;此外,經濟穩中趨緩也是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低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中電聯官方數據顯示,今年火電前三季度完成投資同比下降9.2%,新增裝機2580萬千瓦,截至9月底,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裝機8.87億千瓦,同比增長5.3%。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0.7%,受電力消費需求放緩且非化石能源發電高速增長影響,三季度火電發電量同比下降6.5%。

  中電聯稱,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當前宏觀經濟呈現穩中趨緩特徵,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壓力日益加大。與此同時,氣溫及高基數因素在四季度削弱,今年陸續出臺的“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果在四季度將有部分顯現,有利於穩定用電量增長。“綜合判斷,預計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左右,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5%~4.0%。”

  電力上市公司業績現疲態/

  近兩年來一直受益於煤價下跌而利潤增長的電力企業,伴隨著總體發電量的增速趨緩,業績已經開始出現疲態。

  據記者查詢發現,華能國際國電電力大唐發電華電國際四家五大電力下屬上市公司都在第三季度出現了單季發電量同比下滑,而華能國際、國電電力前三季度累計發電量也出現了同比下滑。

  其中,華能國際前三季度境內電廠完成發電量2230億千瓦時,同比降低4.66%;完成售電量210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6%。從三季度單季來看,完成售電量67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6%。

  招商證券認為,華能國際第三季度售電量下降幅度超預期,而發售電量出現下滑,“主要是受用電需求低迷和東部地區機組受外送電衝擊影響。”

  華能國際第三季報單季亦出現了凈利同比下滑。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華能國際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99.96億元,同比增長8.8%。第三季度實現凈利32.9億元,同比下降0.6%。

  不過,中金公司預計,2015年電力需求增速將出現改善,電力彈性系數有望接近1。氣候因素有望消除,居民和電力行業自身電量的增速會改善;其次,工業用電有望低位企穩。

  相關新聞

  28省份風電利用小時數負增長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了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風電並網運作“成績單”。數據顯示,1~9月,全國風電新增並網容量858萬千瓦,到9月底,全國累計並網容量8497萬千瓦,同比增長22%;全國風電上網電量10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6%。此外,1~9月全國風電棄風限電形勢有所好轉,風電棄風電量86億千瓦時,同比減少28.3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7.5%,同比下降3.36個百分點。

  雖然棄風限電形勢有所好轉,但發電小時數普遍同比下降。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有28個省(市、區)風電利用小時數出現負增長,以新疆、重慶、山西下降最為嚴重。彭博新能源財經風電分析師周憶憶告訴記者,發電小時主要取決於風資源情況,一般在中國每4年有1個小風年,今年的風速相比去年明顯下降。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今年以來的棄風電量和棄風率出現下降,但棄風現象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任浩寧認為,這只是表明問題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但核心問題仍未解決,風電項目整體規劃從國家到省級地方依然不夠詳細。

  今年1~9月,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1336小時,同比減少196小時。30個省(市、區)中,只有江蘇和雲南呈正增長,另外28個省(市、區)對風電利用小時數出現負增長。以新疆、重慶和山西最為嚴重,分別同比下降503小時、423小時和402小時。

  任浩寧向記者分析,新增的風電並網項目量大,但不穩定,運作效率低,而風電利用小時是決定項目利潤的核心指標,上不去談不上賺錢,下降應該引起電網公司高度重視。

  一位不願具名的風電場人士向記者坦言,明年陸上電價可能會下跌,必須趕在價跌之前把核準項目建了。然而,風電項目開工太快,超出了電網公司的基礎設施建設速度。

  尚普諮詢分析師張交表示,跨區輸電配套的電網設施明顯滯後情況突出,一個風電項目建設期一般為一年,但與之配套的電網工程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才能投入使用,雙方難以實現同步投産,導致各地區棄風限電難以消除。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在棄風限電背後,也存在不少電網公司的不作為。任浩寧表示,對電網公司而言,擔心由於風電不穩定且規模大影響整個電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這是電網公司的難處。而從技術層面上來講,大規模並網發電的穩定與否還是全球性的難題。

  周憶憶認為,由於輸送電網及消納能力往往趕不上風機裝機並網的速度,所以並網量劇增很有可能造成限電增加,所以今年的風電搶裝對於限電情況改善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