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北大匯豐EMBA班培訓 領導幹部30天收19.8萬

  • 發佈時間:2014-10-27 08:5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中組部、教育部7月底下發關於嚴格規範領導幹部參加社會化培訓有關事項的通知,嚴禁領導幹部參加高收費的培訓項目和各類名為學習提高、實為交友聯誼的培訓項目;嚴禁各級各類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和各高等學校舉辦允許領導幹部參加的高收費培訓項目。

  記者調查發現,“禁讀令”頒布近三個月,多地出現官員退學現象的同時,一些高收費社會化培訓仍在向受“禁讀令”約束的人員招生,部分事業單位、國企領導幹部仍在參加多種形式的高收費培訓。

  禁讀令中高收費社會化培訓如何界定?

  一份配套文件稱,目前各種EMBA、後EMBA以及各種打著政商聯誼、交友、遊學等名義的總裁培訓班、高級領導人員研討會、研修班等,屬社會化行為的,領導幹部一律不得參加。即使是自費或免費的EMBA、總裁班等社會化培訓項目,領導幹部同樣一律不得參加。

  領導幹部個人參加其他面向社會舉辦的教育培訓項目時,必須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向組織人事部門報告,説明培訓項目的舉辦機構、項目名稱、學習期限和費用等。培訓項目包括“各種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和在職學位教育等教育培訓”。如未經組織人事部門批准,個人不得擅自參加。

  培訓費用一律由本人承擔,不得由財政經費和單位經費報銷,不得接受任何機構或他人的資助或變相資助。各級領導幹部和各高等學校、各類幹部教育培訓機構違反規定的,要追究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培訓人員

  名校頂風招幹部領導上定制課程

  記者最近走訪的部分高校和培訓機構,都開設有針對領導幹部的高價培訓課程,一些機構甚至表示可“按需定制、到府服務”,還可為領導單獨“開小灶”。

  近日,記者來到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培訓中心。一位負責招生的老師告訴記者,每年都有許多事業單位和國企到該培訓中心做內部培訓,今年也沒大的變化。近日該培訓中心就剛剛為深圳市的一家事業單位——某建築設計研究院開了一期內訓課。“一般員工的內訓預算是幾千元,內容有法律、商務談判、人文素養課等。”這位老師告訴記者,“該研究院黨委班子7名成員沒有上普通員工的內訓課,全部上的是單獨定制的MBA國學班,學費6.98萬元,學期一年半。”

  清華大學在深圳的另一家培訓機構“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培訓學院”的項目部負責人極力推薦一項“商界精英實戰班”課程。“學費9.9萬元,至今已培訓約1.4萬人。”“我們歡迎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參加,目前每個班裏都有一些事業單位領導參加。”

  記者來到北京大學校區內的北大匯豐商學院一處後EMBA項目的招生辦公室,招生人員重點推薦了一款標明“黨政領導幹部行政級別正處級以上”參與的項目。招生手冊中,還公開列出多位前官員對口兼任授課名師,包括至少7名處級以上官員。

  這位招生人員多次強調,“前官員、老領導授課”是賣點之一。根據申請指南,該培訓一年僅上課30天,不含考察差旅的年基本學費19.8萬元。據該負責人介紹:“在讀班級和10月下旬開班的秋季班中,還有國企、事業單位負責人。”

  記者還走訪了北大、清華本部周邊的一些商學院、培訓中心,除一些公開課程之外,均開設了內訓課程。

  培訓費用

  記者調查發現,“禁讀令”下,領導幹部參與培訓的理由多種多樣,花樣百齣的背後還暴露出圍繞培訓費預算的報銷“黑洞”。

  預算年底“不花白不花”吃喝遊玩都算培訓

  據了解,一些財政撥款單位參加培訓,是為了解決到年底“花不掉的培訓經費”。“一些機關、企業年初會安排一筆培訓費預算,這筆錢是報銷的主要渠道。”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培訓中心的一位知情人士説,深圳那家剛辦完內訓的建築設計研究院就是“還有40多萬元的年度預算沒有花完,就以內訓的方式突擊花完”。

  在“花錢為主”的動機下,提升自我不再是一些幹部參與培訓的主要目的。在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培訓中心的官網上,“孫子兵法研究者”“廣東省性學會副會長”等頭銜的專家,被列為“師資力量”;向政府人員開放的“清華藝術品投資鑒賞高級研修班”課程包括“國內外瓷器博物館、古玩市場及高端會所實踐之旅”;北大匯豐商學院某後EMBA項目“推薦加入美國世界政商領袖聯合會”;還有種種可自定線路、按需收費的“遊學班”。

  “清華資本運營總裁班”一學員近期發佈的5日遊學日記中,一半的“心得”都是“吃喝經”:第一天西北菜,第二天川湘菜、宮廷菜,第三天全聚德,第四天簋街小龍蝦,第五天老北京菜。

  協會上級發文“推薦”部分單位稱“被參加”

  東部一家國有金融機構人力資源負責人給記者出示的一份內網文件顯示,國資委幹部教育培訓中心曾發佈一份“選派國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攻讀長江商學院2014年秋季EMBA的通知”:“8月31日報名截止,10月下旬入學,經協商後學費優惠為40余萬元。”

  截至發稿前,在國資委官網的“招聘培訓”一欄中,這份文件依然在。這位負責人表示:“多年來都有這類項目通知。有的是禁令前發的已經繳了報名費不知道上不上,有的行業協會至今還在發來會員培訓通知,原則上都要組織報名。今年的費用誰來出、出多少還在研究中。”

  記者隨後在一份“長江商學院國有企業EMBA學位班2014年秋季報名錶”中看到,可接受的支付方式分為公司全額支付、公司部分支付、學生本人支付及“其他來源”四類。

  發票超預算可開餐費 數額大能讓員工攤

  根據今年1月起生效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培訓費管理辦法》,培訓費的財務報銷實行綜合定額標準,分項核定、總額控制。比如,15天以內的培訓綜合定額標準為450元/人天以內。同時,嚴禁借培訓名義安排公款旅遊;嚴禁借培訓名義組織會餐或安排宴請;嚴禁組織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等。

  然而,為了便於報銷,一些培訓機構卻為客戶“暗中出招”。“超過單位預算,發票能開為餐費報銷。一些領導開個人發票時數額不想寫得太高,可開2萬-3萬元的發票,剩下的做到普通員工培訓費的大盤子裏。”一位名校商學院後EMBA項目負責人説。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胡錦光認為,如果通過單位的培訓費預算報銷社會化的高端培訓項目學費,往往涉嫌濫用職權乃至腐敗。

  建議

  整頓標準待細化監督退學不退會

  三令五申下,個別幹部為何仍熱衷高價培訓?採訪中,一些專家認為,“禁讀令”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但仍存在的亂象説明,還需要進一步細化監督細則,加大監督力度。

  一些基層幹部認為,天價培訓之風難以剎住,與規範仍待細化有關。一家事業單位幹部告訴記者,自己在上海一家MBA項目上了半年,還有一年半,“學費確實是個人付的,現在要不要退學組織上沒有明確,學校也表示退學不退款,目前只是去備了案。”

  北京一家事業單位負責人表示,自己目前仍在就讀非學歷MBA班,學制兩年,還有一年畢業。他認為,這類班級的爭議之處在於公開教人“搞關係”。“可明確幹部可以自費上學,但原則上在讀及畢業後不參加校友會、同學會;已經參加這類俱樂部的也要退出。”他建議,清理整頓還要更細化,對學費總價超過一定數額的培訓劃出超標“紅線”。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等專家建議,公務培訓需要遵守“工作需要、學用一致、自願合理”的原則,進一步劃定細則:一是明確“內部培訓”的費用上限;二是對幹部入職、任職培訓等合理需求,應遵守現行差旅費、交通費等標準;三是加強培訓費預算管理。

  此外,在一些商學院的校友會、同學會的網站名單中,仍有部分“退學不退會”的黨政幹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亟須清理這些政商利益錯綜的“小圈子”。“防止借培訓之名、行腐敗之實,是改作風、反腐敗的一項長期任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