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劍平: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可能調至7%-7.5%
- 發佈時間:2014-10-25 02:22: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名家連線
國家資訊中心
經濟預測部主任
今年以來,在政策支援下,高鐵、水利、核電等新項目開工較多,通過這些項目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果已不大。必須向創新驅動模式轉變,需要通過改革、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措施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宏觀環境。
本報記者 倪銘婭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根據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制定的GDP先行指數測算,未來6個月經濟仍有下行壓力,四季度GDP增速明顯回升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同比增速在7.3%左右,原因主要是房地産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已經形成。
范劍平表示,具體來看,四季度消費比較平穩,但消費的平穩難以抵消房地産下行對內需帶來的影響。投資會繼續下降,製造業以及基建投資會繼續回落。在國際市場需求帶動下,四季度外貿可能會好一些。綜合判斷,四季度經濟環比增速可能會繼續回落。
范劍平認為,四季度經濟放緩的原因主要還是房地産市場的回落。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9月房地産市場指標與8月相比均為下降。儘管9月底央行出臺了放鬆限貸政策,但從當前市場看,購房需求不大。如果説過去房地産是中國經濟的發動機,現在這個發動機再怎麼修都不可能像過去一樣發揮強勁作用了。因為中國城鎮家庭戶數已超過預期拐點,而房屋套數超過家庭戶數,供過於求局面已經形成。
值得關注的是,剛剛公佈的三季度GDP增速創下2009年一季度以來新低值,有分析人士認為,明年經濟增速將進入“6”時代。對此,范劍平表示,按照“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年均7%的經濟增長目標看,明年經濟達到規劃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明年是“十二五”規劃最後一年,根據當前經濟形勢,預計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可能調至7%-7.5%。
精彩對話
中國證券報:基於對四季度和未來經濟形勢的判斷,貨幣政策是否有必要進一步寬鬆?
范劍平:從CPI、PPI和房價三個價格體系看,未來全面寬鬆或繼續定向寬鬆不是沒有可能,但要根據經濟形勢而定。
以降息為例,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都主要盯住CPI,同時還參考PPI和資産價格,資産價格主要是房價。去年我國CPI平穩、PPI明顯回落、房價居高不下,參考CPI就沒必要調整,看PPI就應該降息,看房價就應該加息,綜合考慮後我們的決策是不加息也不降息。今年PPI下降幅度加大,CPI漲幅比去年縮小,房價開始掉頭向下,降息條件逐步成熟,或可選擇定向降息。將來如果房價、CPI、PPI都下降就存在全面降息條件。
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控工具,更多是一個技術性手段,貨幣政策中的各種政策工具本身不應帶有道德判斷。我們需要定向放鬆還是全面放鬆,要根據經濟形勢適時適度調整。如果經濟下滑程度沒有影響到就業,那麼用定向手段解決最薄弱環節的棘手問題是對的,這時就不需要貨幣政策全面放鬆。
中國證券報:當前經濟步入新常態。在此背景下,財政政策如何發揮作用?
范劍平:中國經濟已經不適宜再出臺強有力的刺激政策,因為刺激效應在遞減。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在政策支援下,高鐵、水利、核電等新項目開工較多,這些項目在過去對經濟影響大一些,但現在中國經濟體量越來越大,通過這些項目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果已不大。經濟靠要素驅動增長的模式已走到盡頭,必須向創新驅動模式轉變,需要通過改革、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措施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宏觀環境。
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發動機。投資總是流向低層次的固定資産投資,而不是科技研發,這説明我們的投資環境對科技研發的支援力度不夠。
如果説過去房地産是中國經濟的發動機,現在這個發動機再怎麼修都不可能像過去一樣發揮強勁作用了。因為中國城鎮家庭戶數已超過預期拐點,而房屋套數超過家庭戶數,供過於求的局面已經形成。
從財政角度講,應該對企業真正用於科技研發的部分進行稅收減免、抵扣。我國進口替代的高科技活動有很大空間,需要給予支援。因此,財政政策在對這類企業減稅方面有較大發揮餘地。
中國證券報: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依法治國總目標。如何看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范劍平:市場經濟本就是法治經濟、契約經濟,一個好的法治環境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率。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法治建設的相對滯後,既限制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發揮,也阻礙了中國經濟潛在活力釋放和轉型升級進程。特別是經濟增長面臨持續下行壓力,轉型升級任務十分緊迫,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更加需要大力加強法治建設,確保各項重大經濟改革在法治軌道上順利推進。
資本市場對法治環境更敏感。從世界範圍看,金融業發達國家相對來説是法治環境更成熟的國家。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法治國總目標,這將為資本市場更加健康、高效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此外,國內證券法、期貨法等兩部市場基本法的修改、立法工作正在穩步推進,資本市場法治建設正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