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外商入華落戶易紮根難 深受侵權之害騎虎難下

  • 發佈時間:2014-10-21 07:16: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外商入華“落戶”易“紮根”難

  “成本上升、優惠取消,這些是回歸市場的趨勢,我們能接受,但如果智慧財産權仍得不到保護,對我們是致命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商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他的公司目前擁有100多個專利,每年還要增加10多個,經常受到侵權困擾,但維權官司取證困難、時間週期長,感到“騎虎難下”。

  柯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斯特凡·薩克説,雖然他看到中國政府在保護智慧財産權上做出了很多努力,法治環境總體上正在不斷完善,但是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不少外商提出,中國吸引外資同樣在“提擋升級”,而高端外資更看重多維度的“軟環境”,除了提升行政效率和投資便利程度外,希望政府繼續加大對侵犯智慧財産權行為的懲罰力度,完善政策、加強執法,創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這也是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競爭時,中國確立“可持續優勢”的必要條件。

  深受侵權之害

  近年來多份調查報告顯示,“法律環境仍不夠完善”已連續被外企列為“在中國運營面臨的主要挑戰”的前三位。例如中國美國商會《2013年度商務環境調查報告》指出,35%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企業遭遇了不公正的産業政策,還有更多比例的人認為政策和法律還不夠透明公正。而談及當前的法律環境,接受採訪的外商幾乎都提到了智慧財産權保護。

  東莞美弛圖實業有限公司廠長吳克翰自稱“深受侵權之害”。這家港資企業的電子玩具出口到146個國家,合金模型車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也因此得到相關部門許可獨家生産嫦娥三號月球車模型,原來售價2900多元,但不久後就出現十幾家冒牌生産的,網上售價僅為900多元。

  這種嚴重衝擊已不是首次。前幾年美弛圖公司研發生産一款新玩具,出街不到10天就出現了冒牌仿製品,導致銷售量迅速下降30%。“我們産品每個賣23元,消費者還嫌貴,因為仿製品更加便宜。侵權對我們經營産生了100%的影響,這問題解決不了不知道怎麼做下去。”吳克翰説。

  採訪中,多位外商提出,我國已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外商投資法律法規體系,但一些法律法規在執行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僅有立法還不夠,還應建立一套更有力的監督檢查制度,來保證法律的貫徹執行。

  “中國的法律法規一直是美資企業發展的最大挑戰,”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塞亞丁表示,因為透明度不夠,政府總是突然頒發新的法令,導致經濟環境具有不確定性。他建議新的法律法規在頒布之前應該做足準備工作,廣泛徵集公眾意見。比如《新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就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希望能多效倣此案。

  卡特彼勒(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光勝説,希望政策和措施更明晰、更具體,不要只是泛泛一段規章,“歐美等國家的規章都有比較具體的數據,讓人一目了然。中國這裡很多規定都是大概,讓人不好把握。比如我們簽項目時,提到‘工業用地50年’,之後怎麼辦?這些事讓我們擔心。”

  難解後顧之憂

  還有外商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以往一些外企看重中國的低成本和優惠政策,所以前來落戶,當這些優勢逐漸消失時,需要尋找新的“中國引力”,一方面通過保護智慧財産權等措施完善營商環境,另一方面還要提升針對外商生活需求的配套條件。也就是説,以前追求企業“落戶”,現在更注重外商“紮根”。

  “我覺得成都的問題主要是教育,國際學校少。我們請的專家,他們看重孩子在這裡能否得到好的教育。”賽進(中國)制藥有限公司研發副總裁田欣欣説,公司已在成都投資8000萬美元,目前正準備上第二條生産線。與對發展前景的自信相比,能否讓外國專家安心在此工作,卻讓管理層感到有些“心中沒底”。

  作為港資企業的負責人,金輪天地控股有限公司綜合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朱玲也有相同感受。她説,優惠政策是短期的,“軟環境”才是吸引外資更加持久的力量,大到法律法規,小到衣食住行,都要得到足夠的重視。比如教育問題,這些年她聽數個港商感慨過,擔心子女在南京得不到與國際接軌的教育,有時候也確實影響到他們的投資計劃。

  朱玲還特別強調,要考慮新一代外商的需求。她身邊有多個案例,老一輩的港商讓子女來接班,但這些年輕人嘗試一段時間後,大多選擇了離開,理由是“水土不服”。“他們的理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比如説沒有高品質的酒吧。這方面如何改善真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朱玲説。

  蘇州佳世達電通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上萬員工的台資企業。公司財務總監彭仁宏説,以前對於大陸招商引資的相關部門來説,主要考慮給什麼樣的優惠條件,現在形勢改變了,希望這些部門多考慮外商的一些特殊生活需求,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給予一些“量身訂制”,“畢竟外商也是要在當地生活的人,對我們來説,比政策更重要的是一個健康良好的生活環境。”

  有業內人士提出,經過20多年的開發開放,各類政策優勢已漸漸淡去,全面深化改革決定了不可能再靠單純的政策優惠、簡單的稅收讓利來吸引企業,必須要創新思路。在當前內外經濟環境複雜的形勢下,我國吸引外資應是“以柔克剛”,除了打造更加透明公正的法律政策環境,政府還可以擔當資源整合商和服務整合商,為企業解除後顧之憂。

  上海浦東在這方面積累了較多經驗。浦東已成立總部經濟共用服務中心,每年為外企提供功能表化的服務。中心的“服務清單”內容從企業註冊、自貿區政策諮詢到小孩入學、家人就醫等。

  浦東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説,今年一位美企老總找到服務中心,説有意將企業亞洲區總部搬至上海,唯一擔心的是太太在這裡沒有朋友,不能適應新生活。為此,中心建議成立“企業家太太俱樂部”,讓“太太們”找到屬於自己的社交圈。一個多月後,美企老總就決定將總部搬至浦東。“由此為企業打造‘雖非最便宜,但卻最適合’的發展環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