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擠在路上的黃金周:長假出行只能“人在囧途”?

  • 發佈時間:2014-10-01 07:42: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伊昕 闞楓  責任編輯:姚慧婷

  2014國慶策劃:中國人的“黃金周”日程

  編者按:

  又逢一年國慶。從1999年首個國慶“黃金周”開始,集中休假的假日制度漸漸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十餘年過去,集中休假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的同時,諸如火車票一票難求、高速公路堵成停車場、景區遊客爆棚等“假期亂象”也集中凸顯。人們不禁要問,中國人該如何休假?

  今年國慶期間,中新網以人們國慶假期的“日程安排”為視角,從“趕路”、“返鄉”、“出遊”、“留守”、“婚事”、“帳單”等多角度,全景呈現中國人的“假期議題”。

  擠在路上的黃金周:長假出行只能“人在囧途”?

  又逢黃金周,從火車一票難求,到高速公路排起長龍,在近年來關於“中國式休假”的輿論爭議中,假日出行壓力總被媒體聚焦。今年十一假期,多地發佈“避峰指南”,出招治堵,但是,“每逢佳節擠路上”的尷尬,也突顯出假日制度安排、交通規劃管理的綜合癥結。

  每逢長假的“一票難求”

  “雖然是站票,但是終於可以踏實回家。”9月29日,距離國慶假期還有兩天的時候,王勤終於買到了10月7日的返程火車票。他説,如果買不到這張車票,即使搶到了回家的車票也不敢回家。

  來北京打工四年,從連夜在火車站排隊,到高價從黃牛手裏買票,再到如今提前20天守著電腦刷票卻看著車票“轉瞬即逝”,王勤説,“自從來了北京,過節回家,就沒痛快過一次。”

  雖然,返京需要在火車上站一夜,但是買到票的王勤無疑是幸運的。

  同樣是回家,老家在湖北的劉婧,因為算錯火車搶票的日期,至今都沒買到從老家返回北京的火車票。

  “我和同事三個人用了電腦、手機、電話同時搶票,半分鐘內全部沒有票。”劉婧説,以前排隊買票,感覺車票也沒這麼緊張,現在瞬間無票,讓人懷疑有“貓膩”。

  自火車票網路、電話預售票時間提前之後,如今,每逢年節客流高峰,中國街頭已難見火車票售票點前的排隊大軍。但是,如同劉婧這樣,網路、電話購票興起後,民眾因買不到車票而抱怨“規則不公”的聲音似乎一點也沒少。

  劉婧説,她剛來北京時,每年有春節、五一、十一三個長假,現在只剩兩個,對於她這種遠鄉人來説,一次長假回不了家,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就只能減為一年一次。

  正如劉婧所言,因為長假次數減少,除了過年,國慶假期成為中國流動人口集中返鄉的另一個高峰,加上國慶出遊人群集中,國慶長假成為考驗中國鐵路運力的又一時間節點。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發佈的數據,今年國慶期間,鐵路預計發送旅客9270萬人次,日均發送927萬人次,同比增長12.9%。以北京為例,據估算,10月1日當天,約50萬旅客當日從北京四大火車站離京,這一數字已逼近春運峰值。

  客流集中、運力有限,像王勤、劉婧遭遇的“買票難”自然成了中國長假中的普遍現象。

  高速公路“逢節必堵”

  沒有買到返京火車票的劉婧,最終托朋友買了一張10月6日從湖北老家回北京的汽車票。這意味著她的返程時間將增加好幾個小時,她與父母共度的假期也將提前一天結束。

  但是,劉婧説,即便提前返程,她也不敢確定自己能不能按時抵京,“兩年前的十一假期,和別人拼車回北京,結果在高速上堵了七八個小時,躲得了擠火車票,躲不過擠高速。”

  劉婧的那次高速擁堵記憶發生在2012年的國慶長假。由於節日車流量陡增,且適逢國慶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首次實行,當年國慶長假首日,波及十余省份的高速大擁堵就集中上演。做操、遛狗、織毛衣、打撲克……一張張高速“堵照”更是引來“逢節必堵”的全國大討論。

  今年,高速免費通行的政策依舊延續,加之國慶、重陽兩節相連,中短途自駕遊、返鄉探親客流等影響,大城市進出城道路、熱點景區的周邊道路等節日易堵路段面臨又一年的“國慶大考”。

  根據交通運輸部節前發佈的預測數據,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全國道路客運量預計將達到6.3億人次,日均9000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預計增長5.0%。

  為此,交通運輸部節前即部署“實行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等省份夜紛紛出臺多種形式的“治堵舉措”,提前預警易堵路段,提醒民眾錯峰出行。

  交管部門治堵措施效果如何尚待觀察,但是,在假期臨近之際,網際網路上,網友關於“逢節必堵”的吐槽已如約而至。

  “你們那裏有多堵?笑答:少小離家老大回”“路見不平一聲吼,高速路上來遛狗”“借問酒家何處有,又被堵在收費口”……

  長假出行只能“人在囧途”?

  每逢春節、國慶長假,集中出行的中國人集體演繹著“人在囧途”的無奈。從火車一票難求,到高速公路排起長龍,近年來,輿論關於“中國式休假”的輿論爭議中,假日出行壓力無疑是焦點之一。

  城市化過程中的人口流動是大勢所趨,伴隨長假集中出行的客流陡增已是必然,節日裏的交通運力不足短期也無法扭轉……假期出行的剛性需求下,中國人的“假期趕路”就只能與“艱辛”伴隨?

  “長假集中出行帶來的短時擁擠,實際上考驗著政府部門管理水準。”在中國社科院經濟與社會建設研究室主任鐘君看來,在既有的休假制度環境中,交通部門和景區管理部門的“管理思維”是節日治堵的關鍵。

  “從公路來看,節假出行高峰大部分集中在進出城道路和景區周邊道路,這些路段地區的節日擁堵情況每年都有,交通部門和景區管理部門應該提前分析車流量,做出應急疏解預案。”

  鐘君向中新網記者表示,相關部門應該運用大數據技術等智慧手段,在數據預測中,提前預警車流、客流路段,做好節日應急。政府管理部門應該有“底線思維”,一些客流集中的景區,可以針對性地通過限制客流量來治理擁堵。

  此外,針對鐵路出行的購票難,鐘君也建議,鐵路部門應考慮在客流激增的節假日探索推出網路購票、電話購票的提前取票措施。“這主要是考慮應對一些重復購票等造成的虛假上座率,及時取票,一方面可以減少車站因取票造成的擁堵,另一方面可將退票及時售出。”

  正如專家分析,在臨近十一假期的9月26日,北京鐵路局的消息顯示,國慶假期票庫內有超過80%的旅客通過網際網路購票成功但尚未取票。

  在鐘君看來,解決假期出行壓力的長遠舉措,還應著眼于假日制度改革,保障帶薪休假制度推進落實,“用假日制度來分流集中休假的出行壓力,這是解決諸多‘黃金周亂象’的根本措施。”鐘君稱。(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