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看好中國經濟

  • 發佈時間:2014-09-29 04:3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吳成良 劉棟 李寧  責任編輯:郭玉明

  原標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看好中國經濟中國全面深化改革贏得廣泛讚譽

  “中國經濟在放緩,但我們沒有看到硬著陸的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副主任馬克斯·羅德勞爾9月26日在華盛頓對本報記者如是表示。當天,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舉辦關於“中國經濟前景、風險和改革”的研討會。羅德勞爾代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介紹了今年7月30日該組織發佈的2014年“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的結論。此前,羅德勞爾率領的一個工作小組訪問中國,通過與中國官方討論和實地考察,撰寫了對中國經濟的這份年度“體檢報告”,報告稱今年中國經濟將維持在7.5%左右。

  報告認為,從外部環境來看,全球經濟前景的改善有望在下半年為中國出口增長提供支援,有助於彌補國內需求放緩造成的影響。整體來看,一定程度的減速有利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在掌控之中,符合中國政府制定的目標。他的觀點得到了美國多位知名研究中國經濟的專家認同。

  羅德勞爾説,中國經濟放緩,反映了中國政府採取的控制信貸過快增長、控制影子銀行活動、著手解決地方政府及其融資平臺過度投資、控制環境污染、反腐敗等措施對經濟增長帶來的影響。在他看來,中國經濟減速“大部分是好的減速”。“消費、出口和投資都保持相對強勁,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羅德勞爾表示,如果經濟進一步減速,中國政府有政策應對空間。中國的有利條件包括政府債務低,有巨大的公共部門資産,國內儲蓄率高,外債低等。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前世界銀行駐華首席代表杜大偉對本報記者表示,他認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我認為,短期內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投資急劇下滑,特別是在房地産領域,中國政府有很多工具來對衝其影響,也就是説,有很多政策緩衝工具。”杜大偉認為,更快推進改革可以減少風險,確保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良好增長。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也同意“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的大部分觀點。拉迪認為,如果通過改革把資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領域,那麼短期內經濟和就業不會因改革而付出太大代價。拉迪此前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改革計劃,可以打100分,相關改革實施將對中國長期經濟發展帶來非常積極的效應。

  中國經濟對世界的影響舉足輕重,外界對中國經濟放緩高度關注。羅德勞爾説:“中國經濟必須放緩,世界應該接受。中國推行改革,不僅對中國自身好,對世界也是好的。”面對經濟增長放緩,中國堅持推行改革,而不是啟動大規模經濟刺激,與會專家對此表示高度讚賞。“通過改革,以釋放新的、可持續的增長動力,並減少脆弱性。”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亞洲研究所研究員林宏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速。亞洲開發銀行近日發佈的《2014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修訂版預測,今年主要發達國家平均經濟增速僅為1.5%,美國為2.1%,歐盟為0.8%,日本為1%,而中國今年經濟增速預計為7.5%。在亞洲,同為金磚國家的印度今年經濟增速預計為5.5%。

  羅德勞爾認為,中國制訂了全面、正確的改革藍圖,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有許多艱巨的工作。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資深研究員蓋保德對本報記者表示:“支援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仍在發揮作用。”

  林宏説,中國政府明確了經濟運作合理區間,指出宏觀調控要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準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這顯示出中國政府高超的宏觀調控技巧。林宏認為,中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國政府不再依靠政府主導大規模投資來拉動經濟,而是傾向於通過改革而非短期刺激來獲取經濟增長的動力。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刻不容緩,中國政府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效果明顯。林宏指出,股市是經濟晴雨錶,最近中國股市持續上漲顯示出老百姓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