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暑期成為家長“燒錢”季 出國夏令營3萬元起步

  • 發佈時間:2014-08-31 09: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婷婷  責任編輯:姚慧婷

  暑假結束,市民郭女士終於松了一口氣,“這個暑假我跟兒子去國外自助遊花了8萬元,真有些吃不消,但與學校、培訓機構推出的夏令營相比,我覺得值了。”暑假成了家長的“燒錢”季,夏令營費用每人動輒三四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韓亞空難後,包括北京在內的各地教育部門對跨國夏令營明顯持謹慎態度。早在2012年,教育部等多部門就已聯合下發文件,不得組織以盈利為目的出國夏(冬)令營等活動。

  出國夏令營動輒三四萬

  “這個暑假,我的微信朋友圈裏全是媽媽帶著孩子參加學校夏令營的照片,有去德國體驗足球的,有去美國唱合唱的。”郭女士説,聽上去這些夏令營活動主題都很新鮮,但實際上交流、表演僅佔一小部分,其餘就是觀光,報價在每人4萬元左右。

  北京晨報記者採訪了孩子在石景山、海淀上學的多位小學生家長,了解到這種夏令營時間在20天左右,根據年級的不同,主題也有所變化,比如石景山某小學針對三四年級學生就推出加拿大科技夏令營,學生有一半時間居住在當地大學,上生物、化學等課程,報價為3.5萬元左右。

  家長“咬牙”出國遊

  經過和學校、培訓機構推出的夏令營線路比較,郭女士決定自己帶著孩子去美國自助遊,來回15天,兩個人花了8萬元,開銷和夏令營差不多,但郭女士認為含金量高很多。“雖然花費不少,但看著別的孩子去德國,咱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個兒的孩子哪兒都不去吧。”郭女士説,像她這種想法的家長不少,“比如合唱隊的隊員都去美國,你説你不去,到時候合唱隊還有你份兒嗎?”

  和郭女士有不同想法的家長也大有人在,通州的趙先生告訴記者,他願意孩子出國鍛鍊一下,“我希望是家長不用跟著去的夏令營,雖然三四萬不是小數目,可是這一走就半個月,生活自理全靠孩子,是很好的鍛鍊。”

  韓亞空難後收緊境外遊

  昂貴的跨國夏令營讓家長感到壓力,安全問題更值得社會關注。去年7月6日,三名中國學生正是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在韓亞空難中遇難。隨後,不少地方教育部門叫停出國夏令營。當時北京西城區教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要求嚴密組織學生校外集體活動。東城區教委也表示,學校假期組織師生集體外出,需提前報教委相關主管業務科室審批,安全預案審核不合格的,活動一律不得進行。

  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早在兩年前,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家旅遊局就已聯合發佈通知,要求不得以盈利為目的組織出國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

  今年7月14日,教育部在官網發佈《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明確要求,境外研學旅行一般應以小學四年級以上年級的學生為主體,組織三年級以下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學生參加活動的,舉辦者應當依法特別明確相應的權利、義務及責任。

  報名夏令營要看清資質

  旅遊專家劉思敏介紹説,出國遊學夏令營起源於美國,進入中國的時間大約有10年,10年間遊學旅行從旅行社做到培訓機構,不過現在很多旅行社已經放棄修學遊,“培訓機構、學校有大量客源,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只要再找一家熟悉旅遊業務的機構就可以把修學遊做起來。”劉思敏坦言,儘管這樣的修學遊模式日益火熱,但潛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旅遊是很專業的活動,尤其是學生團隊,更需要有專業的導遊和領隊來全程陪同。”劉思敏建議,家長在選擇夏令營時,一定要注重提供服務的旅遊機構的資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